[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751.9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袁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8 | 分类号: | F24C7/08;G01K1/14;G01K7/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器具 测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加热式器具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具有温升快、使用安全的特点,因而颇受欢迎。然而,也正因为电磁加热式器具加热快,如果不能良好的控制温度,很容易出现过度加热,导致食物烧糊。传统的电磁加热器具是在电磁线圈盘中孔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被加热体(锅具等)的温度,但这种模式不能检测到局部锅烧的问题,随后有的电磁线圈盘背面设置有热敏电阻传感器,用于监控局部锅烧之情况,但单个热敏电阻传感器检测的面小,还是不能达到有效监控,导致线圈盘局部烧坏,所以实为有必要进行改进。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之缺失,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检测面广的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可及时、准确监控电磁加热器具的局部锅烧的测温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该测温结构是在器具的出风口设有测温感应单元,测温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电磁加热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
所述测温感应单元系为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探头及温度采集模块等。
本实用新型是在器具的出风口设有测温感应单元,若器具工作时出现整体加热温度过高或者局部锅烧之情形,器具内部空气环境也会急剧升温,从而出风口吹过的空气温度自然发生变化,这时通过测温感应单元进行感应,并发出信号给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达到监控目的,也就有效达到控温之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达到安全、及时的监控,适用面广,优化了测温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电磁加热器具之测温结构,该测温结构是在器具10的出风口处设有测温感应单元20,测温感应单元电性连接电磁加热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之电控部分.
工作时,被加热体(锅具等)在器具上出现整体加热温度过高或者局部锅烧之情形时,被加热体上出现异常高温,并辐射到器具内部,使器具内部空气环境也会急剧升温,经由散热风扇11工作,器具内的高温空气从出风口吹出,流经测温感应单元20,这时,测温感应单元20根据流经其表面的空气温度变化情况,发出信号给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达到监控目的,也就有效达到控温之效果。该结构优化了测温结构,可满足多种加热异常之状况使用,甚至可以监控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温升过高之情况,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测温感应单元20可以是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探头及温度采集模块等,安装在出风口的内侧适宜位置,并通过导线或PCB线路板等与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形成测温控制系统。器具内部的电路控制系统根据测温感应单元20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比较处理,并做出响应,控制加热。如将测温感应单元20检测到的温度与原始设定值做比较,差值达到一定程度(包括温度差、持续时间长短等),电路控制系统即可做出响应来控制加热,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当然,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原理做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前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