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的振子与支架可快速固定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1378.7 | 申请日: | 200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宁市源丰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蔡蔚毅 |
| 地址: | 52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支架 快速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线包括振子、支架,在支架上设有若干个振子,所有的振子相互平行并且与支架呈垂直分布。为使振子固定在支架上,往往是在振子与支架上设有螺钉孔,让螺钉穿过其中使两者固定。其存在的缺点是由于振子与支架均比较细,在上面只能设置一个螺钉孔,因此一个螺钉是不能使振子与支架两者保持相对固定而不发生转动。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天线,其振子与支架之间设有一个塑料固定件,该塑料固定件使振子固定在其上不能发生转动,而支架固定在其上也不能发生转动,这样通过螺钉将振子、支架和塑料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后,振子与支架之间就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了。其存在的缺点是振子与支架之间需要设置一个塑料固定件,一旦因设计的要求,选用的振子与支架的外形尺寸发生了变化,则塑料固定件就需要重新制作,制造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金属自身的适度变形就可以使振子与支架直接固定结合在一起的天线的振子与支架可快速固定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天线的振子与支架可快速固定结构,包括振子,支架,所述的支架呈管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可容置振子的侧通孔,所述的振子设置在侧通孔中,在所述的支架中设有从管壁内面上延伸出来的纵向筋,所述的纵向筋变形后的端部卡在振子的外表支撑面上。
装配时,在支架上根据需要安装的振子数量开出若干个侧通孔,将所有的振子从支架上相应的侧通孔置入,此时纵向筋是不会阻挡在振子插入侧通孔的通道上的,当振子插入在侧通孔中定位后,使纵向筋变形弯曲,直至纵向筋的端部与振子的外表接触,并且卡在外表支撑面,此时振子就被固定在支架上。
这种天线的振子与支架之间的固定既不用塑料固定件,也不用螺钉紧固件,而且振子与支架之间的固定牢固,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既可降低制造产品的材料成本,又减少了装配工序。纵向筋既可以用于固定振子同时又可以增强支架的强度,防止支架过长而弯曲。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支架的截面剖视结构图。
图2为在图1中支架的侧通孔中固定有振子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子与支架固定在一起的天线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天线的振子与支架可快速固定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线包括若干个振子(1)和一根支架(2),振子(1)是由圆形铝型材管制成的,所述的支架2呈管状,也是由圆形铝型材管制成的。支架2的直径大于振子1的直径,所述的支架2上设有可容置振子1的圆形侧通孔3,所述的振子1设置在侧通孔3中,在所述的支架2中设有从管壁内面上延伸出来的纵向筋4,支架2的管壁与纵向筋4是由型材一次拉伸构成。在振子1插入支架2的侧通孔3之前,支架2的结构如图1中所示,从图中可见纵向筋4是偏离两个侧通孔3之间的通道的,如图1中的两条水平虚线所示。因此振子1可以从支架2的一侧插入到另一侧。当将振子1处在支架2的侧通孔3中后,使纵向筋4变形,如图2中所示,所述的纵向筋4变形后的端部5卡在振子1的外表支撑面6上,这样振子1便固定在支架2上了。
所述的纵向筋4呈与振子1平行的扁平状结构,纵向筋4呈扁平状结构是为了便于弯折。所述的纵向筋4的前段7与尾段8弯折,前段7的端部5卡在振子1的外表支撑面6上。如图2中虚线所示,在弯曲前,先在支架2中纵向筋4的下方纵向插入两条截面呈长方形长条硬物,再在中间插入一条前端呈尖状的圆形硬物,从支架2的一端穿入而从另一端穿出,这样振子1一侧的两条纵向筋4的前段7在圆形硬物穿过的挤压下便会与尾段8形成弯折状结构。另一侧的两条纵向筋4的弯曲也是如此。
所述的外表支撑面6呈凹陷状。当纵向筋4的前段7向振子1的外表支撑面6上压逼并且过量时,外表支撑面6便会形成凹陷状,此时振子1便会被牢牢地卡在支架2中而无法拉出。
所述的纵向筋4分别设置在振子1的两侧。所述的振子1两侧的纵向筋4分别设有两个,呈对称结构,便于从两侧分别卡住振子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线的振子与支架可快速固定结构使得振子1与支架2之间的固定结合不需要依靠其它紧固件进行固定,利用金属的自身变形而使两者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固定牢固。制造时,可以将所有的振子1先插入到支架2的侧通孔3中后排齐,用硬物从支架2的一端插入后,通过一次性挤压就可以使纵向筋4变形一致地夹持在所有的振子1上,使振子1在支架2上的固定特性保持一致,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的质量。其中的振子1与支架2不限于圆管状体,还可以是四方管状体或者其它形状的管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宁市源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普宁市源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压差与容积的组装空间模块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二维码和手机的VIP客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