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蔽罩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61262.3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启云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 地址: | 3156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光敏器件的屏蔽罩。
背景技术
光敏器件能够将可见光或红外光转化成电信号,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光敏器件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及光敏三极管等,其多为长引脚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线路板上,为了防止周围环境光线所引起的干扰,通常在光敏器件上安装有一屏蔽罩,屏蔽罩一侧留有透光窗,在透光窗安装有滤光片,供特定波段的光线进入屏蔽罩内。
目前,屏幕罩一般采用这种结构,屏蔽罩内腔留有与光敏元器件形状相匹配的空腔,器件可由底部直接插入,屏蔽罩的透光窗在屏蔽罩与光敏器件的光敏感部的对应处,在透光窗处安装有一滤光镜片,在屏蔽罩的底部,有一螺纹孔,用于固定屏蔽罩。
这种屏蔽罩的安装时,如图2,光敏器件103预先安装在线路板104上,然后将屏蔽罩101从光敏器件顶部往下安装,在线路线104底部用一个螺丝105将屏蔽罩固定,最后将滤光镜片102安装在屏蔽罩上。
该结构能较好的使特定波段的光线进入屏蔽罩,使光敏器件正确的感应光信号,但是,该屏蔽罩采用一个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于线路板上,不利于元器件的焊接,容易在管脚间引短路,并且其牢固程度不高,当受到振动或摆动时,元器件管脚容易折断,影响其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光敏器件安装更为牢固,焊接更为方便的屏蔽罩。
一种屏蔽罩,包括屏蔽罩基座、滤光镜片,屏蔽罩基座的底面有用于穿过元器件管脚的通孔和用于与线路板固定的插脚,屏蔽罩基座顶端有屏蔽罩顶盖。
本实用新型屏蔽罩,其底端采用插脚结构与线路板固定,光敏器件管脚从其底部通孔穿过,元器件管脚与线路板焊接固定后,屏蔽罩底面更好的与线路板相贴,使屏蔽罩和元器件的安装更为牢固,避免了安装不稳定所引起的左右摇晃而损坏器件的情况,省去了用于固定的螺丝,其安装更为简单,焊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屏蔽罩结构安装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屏蔽罩基座204、滤光镜片203,其特征在于:屏蔽罩基座的底面有用于穿过元器件管脚的通孔302和用于与线路板固定的插脚301,屏蔽罩基座顶端有屏蔽罩顶盖201。
在结构安装分解示意图中,光敏器件202从屏蔽罩基座的上端插入,光敏器件管脚从屏蔽罩底面的通孔302穿过,使光敏器件的光敏感部位于透光窗303处,然后将其安装于线路板205相应的位置上,在焊接管脚时,管脚尽可能的伸出线路板,使屏蔽罩底面更好的与线路板相贴,这样元器件与屏蔽罩的固定更为牢固,屏蔽罩底部的通孔更好的保护了元器件的管脚,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因减少了一个螺丝部件,使得其安装和焊接更为简单方便,减少了因螺丝安装所引起的电路短路等故障,其使用更为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屏蔽罩基座底面一侧开有台阶304,屏蔽罩基座的插脚为两个。由台阶所留出来空间可以用于安放线路板上的其它器件,使得整个线路板的空间更为有效的利用,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启云,未经王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砟轨道板模具定位装置
- 下一篇:隔爆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