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1087.8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温畅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81/00 | 分类号: | D06F81/00;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衣 板收合 支架 铰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特别是烫衣板的收合支架与烫衣板板体底面的绞铰接机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正在生产的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包括一对固定件和一枢轴。固定件的相对位置设有一对用于枢接枢轴的轴孔,枢轴的两端设有销孔。先把固定件与烫衣板板体底面固定相连,再将枢轴与支架焊接固定相接,然后把枢轴置于轴孔中,使枢轴与固定件枢接,最后再用销钉插入枢轴两端的销孔中使枢轴定位,收合支架可随枢轴转动转动、收合。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效果也还不错,但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加工工序多,在制作了固定件和枢轴的基础上,还需要打孔,制作销钉;二是由于枢轴本身并不需要很大的直径,销孔也就不会很大,再加上枢轴与烫衣板板体之间的间隙比较小,从而使得销钉的装卸不太容易;三是销钉比较容易划伤手,存在着安全隐患;四是不太稳固,板面本体还会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使得在具有该铰接机构的烫衣板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安全不会伤手,稳固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包括一枢轴和一对用于枢接枢轴的固定件,固定件固定在烫衣板板体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用于枢接枢轴的一对轴孔,在枢轴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在第一限位凸起和固定件的相对应面之间有一用于固定枢轴的卡塞。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距其侧轴端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凸起距侧其轴端距离,所述卡塞的长度等于第二限位凸起的外侧面与该侧固定件紧挨在一起时,第一限位凸起的外侧面与该侧固定件的距离。
所述卡塞为空心管状开口卡塞,其的内径大于等于枢轴的外径,在其侧壁上与轴线平行开有塞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铰接机构的烫衣板,可克服原铰接机构存在的问题,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安全不伤手,稳固的优点,同时,可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枢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卡塞的其中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烫衣板收合支架的铰接机构包括一枢轴1和一对用于枢接枢轴的固定件6、和固定件7,两者固定在烫衣板板体的底面上。在两固定件的相对位置上设有用于枢接枢轴1的轴孔2和轴孔3,在枢轴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凸起4和第二限位凸起5,在第一限位凸起4和固定件6的相对应面之间有一用于固定枢轴的卡塞8。
第一限位凸起4距其侧轴端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凸起5距侧其轴端距离。卡塞8的长度等于第二限位凸起5的外侧面与该侧固定件7紧挨在一起时,第一限位凸起4的外侧面与该侧固定件6的距离。卡塞8为空心管状开口卡塞,其的内径大于等于枢轴1的外径,在其侧壁上与轴线平行开有塞口9。
如此设计,可以方便枢轴1按照先插第一限位凸起4端,再插第二限位凸起5,最后自塞口9安装卡塞4固定的顺序,将铰接机构快速、安全、稳固的安装起来。
由图1、图3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卡塞8之与第一限位凸起4相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可将第一限位凸起4包住的套管10。卡塞8之套管10部份的外径大于其其余部分外径,也就是说卡塞8是大头细身,大头是指套管10部份直径较大,细身是指卡塞4的本体较细,即可以节约材料,也便于装配。第一限位凸起4通常是用铁片或塑料片制作的,较薄,用套管10包住第一限位凸起4不仅强度高,也不会划伤手。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方式,卡塞8设计成等径的也是可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