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密封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0594.X | 申请日: | 200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余昌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昌茂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锅盖 密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现有电压力锅的锅盖直接扣在外锅口上,并通过密封圈来实现锅内压力的密封。
专利200320119448.2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密封结构。其中,密封圈通过一个固定在锅盖内表面上的钢圈悬挂在锅盖内表面周边,钢圈内侧圆周上设有两支承脚,两支承脚与锅盖内表面焊接。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圈内圈侧壁上设有一圈啮合钢圈的凹槽,钢圈通过与密封圈内侧凹槽的过盈配合来固定密封圈。因此,当锅内高压状态时,密封圈受压及受热膨胀从而由钢圈外侧脱落。另外,钢圈焊接在锅盖上,不容易拆除清洗,而使用钢圈也增加了电压力锅的成本,不便于电压力锅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压力锅锅盖密封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密封组件,包括锅盖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多个连接头,连接头一端为大头端,连接头另一端与密封圈连为一体,所述锅盖上设有多个卡位结构,所述大头端能对应与各卡位结构卡接;
所述连接头的大头端为锥形,连接头与所述密封圈采用硅胶整体成型;
所述卡位结构为所述锅盖内表面开设的卡孔,所述连接头的大头端通过挤压卡装在卡孔内;
所述密封圈内侧设有一圈“U”形槽,“U”形槽两相对槽边分别向外侧翻折形成圆弧形密封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通过其上的连接头与锅盖卡接,当在锅内高压状态时,密封圈受压膨胀,从而能更加紧密的结合在锅盖上,不易从锅盖上脱落;另外,密封圈为软质体,密封圈与锅盖内表面相互卡接,方便拆卸,容易清洗,同时也避免使用钢圈来固定密封圈,结构更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在电压力锅上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C-B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密封组件,包括锅盖1和密封圈2,密封圈2上设有九个连接头21,连接头21与密封圈2采用硅胶整体成型。连接头21一端设有锥形大头端211,连接头21另一端与密封圈2连为一体,锅盖1上设有九个卡位结构11,大头端211能对应与各卡位结构11卡接。其中,卡位结构11为锅盖1内表面开设的卡孔,连接头21的大头端211通过挤压卡装在卡孔内。密封圈2内侧设有一圈“U”形槽22,“U”形槽22两相对槽边分别向外侧翻折形成圆弧形密封片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昌茂,未经余昌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5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精神科使用的静脉输液支撑架
- 下一篇:调压锅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