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导流器及采用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米糊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60416.7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学宇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43/07;A47J44/00;A47J31/00;A47J43/04;A23L1/20;A23C11/10;A23L1/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导流 采用 豆浆 米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导流器及采用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米糊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食品机的导流部件,特别是家用豆浆米糊机的导流部件,一般都是旋扣在机头的电机座底部,如CN201019545Y公开的旋挂在机头上的“豆浆机旋流搅拌网”,采用此安装方式,导流网只是起导流作用,而没有防糊底的作用,且拆装导流部件时不安全,容易被粉碎刀刮伤手指,而CN201219821Y所公开的“一种豆浆米糊机用座式大孔网”,其技术方案披露的大孔网导流器则是采用螺钉固定在豆浆桶的底部,该连接方式在拆装清洗导流网过程中必须借助于螺丝刀,拆装不方便,也不够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打浆效果好的多功能导流器以及采用该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米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导流器,其上端为柱状筒体,下端为喇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下端的喇叭口下端缘周边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支脚挂钩。
所述导流器上端的柱状筒体上开设有出液孔。
包括豆浆桶、扣合的豆浆桶上的机头、设于机头电机座上并伸入豆浆桶内的打浆装置以及用于煮浆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桶的侧壁设有筋条,筋条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导流器通过支脚挂钩悬空挂扣在定位孔上。
所述导流器上端的柱状筒体上端缘距离机头电机座底部距离H1等于或大于3毫米。
所述导流器下端的柱喇叭口下端缘距离豆浆桶内底部距离H2等于或大于3毫米。
所述加热装置设于豆浆桶的底部,采用电热板或电磁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具有支脚挂钩的多功能导流器,旋空安装在豆浆桶侧壁的筋条上,相对于旋扣在电机座上的导流器,装配时安全性能高,手指不易被搅拌刀刮伤;相对于采用螺钉安装在豆浆桶的底部导流器,安装方便快捷,且采用该结构的多功能导流器,水流循环顺畅,打浆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豆浆米糊机的加热装置设置在豆浆桶的底部,加热时会在豆浆桶的底部产生汽泡,由于桶底大部分已被导流器的喇叭口所覆盖,大量的汽泡上升被限制在喇叭口内,同时带动周围的液体向上流动,过水断面减小,液流向上升力加大,在喇叭口顶端形成轻微高压,使得向上的射流从出液孔和顶部喷出下落,循环不断。在热力和粉碎刀高速旋转作用下,形成的上下循环液流不断对桶底进行冲刷,从而防止浆液中食物颗粒停留在豆浆桶底部,制止了糊底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导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米糊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导流器以及采用该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米糊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导流器,其上端为柱状筒体(1),下端为喇叭口(2),在喇叭口(2)的下端缘周边均布有四个支脚挂钩(3),柱状筒体(1)上开设有两排出液孔(4)。图2所示为安装有多功能导流器的豆浆机结构剖视图,主要由豆浆桶(5)、扣合的豆浆桶(5)上的机头(6)、设于机头(6)的电机座(7)上并伸入豆浆桶(5)内的打浆装置(8)以及用于煮浆的加热装置(9)组成,加热装置(9)为底部加热的电热板或电磁加热装置,当然也可以采用伸入豆浆桶(5)内的电热管。在豆浆桶(5)的侧壁设有筋条(10),筋条(10)上开有定位孔(11),导流器通过支脚挂钩(3)悬空挂扣在定位孔(11)上,导流器的旋装方向与粉碎刀(12)的转动方向一致,安装后,导流器上端的柱状筒体(1)上端缘距离机头(6)的电机座(7)底部距离H1等于或大于3毫米,导流器下端的柱喇叭口(2)下端缘距离豆浆桶(5)内底部距离H2等于或大于3毫米,以泡胀的豆能自由通过为宜。
本实用新型导流器下端设置成喇叭口(2),加热装置(9)的粉碎刀(12)伸至导流器内,打浆时粉碎刀(12)旋转搅拌,形成强劲的射流,使得水和豆等食物混合翻滚,并与粉碎刀(12)激烈碰撞切磨成浆,射流在喇叭口(2)内向上冲,从顶部开口和侧壁出液孔(4)喷出、下落,经过喇叭口(2)下端缘与豆浆桶(5)底部之间的间隙被吸入喇叭口(2)内,形成循环水流,完成制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学宇,未经肖学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热保温电饭锅用的内锅
- 下一篇:一种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