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0410.X | 申请日: | 200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新;李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新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5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中路辉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各种废水的处理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其已经严重影响人们周围的环境,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处理废水,业内做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包括研制各种废水处理设备,厌氧反应器即是其中的一种。现有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废水经过设于厌氧反应器底部的水泵吸入并经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后,废水在反应器内上升过程中被厌氧菌发酵后产生大量甲烷等气体,甲烷等气体被上下两个集气罩分别捕捉收集。当集气罩气体量达到一定密度,压力足够的情况下,甲烷等气体将携带大量废水(气液混合物)顺着上升管一同上流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内。气液经过分离后,由于液体比重大,其将顺着下降管向下流至罐体底部;而气体比重较轻,经气液分离器顶部排放。这样大量甲烷等气体被排放至空气中,同时带走大量废水,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另外,现有反应器内因废水循环不够,处理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增加内循环、处理负荷高、效果好、结构简单同时制作成本低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罐体,固定设于罐体底部的曝气机,固定设于罐体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回流管和至少一根集气管,所述液体回流管和集气管的下端伸入罐体内,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回气管与曝气机进气口连通。
其中所述集气管上端口的水平位置高于液体回流管上端口的水平位置。
其中所述集气管包括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两根,第一集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集气罩,第二集气管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二集气罩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一集气罩。
其中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为环形。
其中所述液体回流管的下端处设有布水器。
其中所述曝气机的喷头出口处设有布水器。
其中所述回气管上设有气体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罐体,固定设于罐体底部的曝气机,固定设于罐体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回流管和至少一根集气管,所述设于气液分离器的排气口通过回气管与曝气机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操作方便,由于曝气机同时具备吸水和抽气功能,因此曝气机可以在抽吸废水的同时利用曝气机进气口将罐顶分离器内气体再次抽回罐底,从而实现了气体的强制性循环,加速本实用新型内废水的内循环,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罐体,2-取样口,3-挡板,4-第一集气罩,5-气液分离器,6-第一集气管,7-溢水口,8-回流管,9-第二集气罩,10-第二集气管,11-流体回流管,12-布水器,13-气体流量计,14-废水池,15-曝气机,16-喷头,17-曝气机进气口,19-回气管,20-排气口,21-排污口,22-液体回流管上端口,23-集气管上端口,24-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它包括罐体1,固定设于罐体1底部的曝气机15,固定设于罐体1顶部的气液分离器5;本实用新型的罐体1一般为圆柱状设计,当然并不排除其它形状,如方形等。罐体1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挡板3,以阻止废水内的泥沙上升,有利于废水中泥沙的沉降,所述挡板3为环形,贴设在罐体1的内壁上。罐体1顶部设有溢水口7,溢水口7与设于罐体1侧壁上的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回流管8的另一端与曝气机15的进水口连接,以利于不达标废水循环再处理。罐体1侧壁的中上部设有取样口2,用于本实用新型取样测试;罐体1侧壁的中下部设有多个排污口21,用于本实用新型排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新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维新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整体多层织物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纯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