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0194.9 | 申请日: | 200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霍彩红;王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志强 |
| 主分类号: | B24B49/10 | 分类号: | B24B49/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28306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轮 补偿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抛光工艺是在整个过程中,将工件装在推拉夹具上,当抛光轮磨损时,通过人工方式调低抛光轮中心的高度,保证抛光轮与工件适当的接触,达到抛光的工艺要求。但是,由于人工调整的误差较大,而且频繁调节,对于抛光质量和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
在数控抛光领域,抛光轮及工件夹具的所有动作,都是通过程序和参数精确控制的。而在连续的抛光过程中,由于抛光轮在不断地磨损变小,如何将这一实时变化过程准确反馈给控制中心,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偿就变得至关重要。
例如,于2008年1月23日授权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009153Y,公开了一种表面抛光装置,通过测量抛光轮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压力,以及检测被抛光工件的总长度来自动调整抛光轮的进给量。该装置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砂轮电机的转轴上,抛光轮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压力通过砂轮电机的转轴传递至压力传感器,也就是说,压力传感器是通过砂轮电机的转轴间接地感测抛光轮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压力,进而感知抛光轮的磨损状况,计算出补偿量。其缺陷在于,由于压力传感器并非与抛光轮直接接触和探测,容易出现误测,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不高,进而导致错误补偿,影响抛光效果和加工质量。另外,该装置的检测信号是通过有线传递的方式传输至控制器,对于复杂的抛光机而言,其布线较为繁琐,而且在抛光机运行过程中,容易破坏传输线路。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通过对抛光轮磨损后的实际大小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控抛光机的控制主机提供准确的补偿信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包括:与抛光机的抛光轮相互接触的接触轮,以及与接触轮同轴连接的测速电机,用于检测抛光轮的磨损量;所述测速电机的信号输出端经输入电压转换器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检测的磨损量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无线电发射模块向控制主机发送;所述控制主机的信号输入端经输出电压转换器与无线电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射频信号和计算获得补偿量,通过控制程序对抛光轮进行补偿。
上述接触轮与抛光轮的轴心等高,外表面相互摩擦接触。
上述接触轮通过三通回转座安装于工作台之上,所述工作台通过X底座安装于大底座上。所述工作台与X底座在Y方向相对移动,所述X底座与大底座在X方向相对移动,所述X方向和Y方向正交。
上述抛光轮安装于机头架上,所述机头架通过横梁安装于立柱上。所述横梁沿立柱在垂直方向(即Z方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抛光轮磨损后实际大小的实时监测,为数控抛光机的控制主机提供准确的补偿信息,进而通过数控程序对抛光轮进行精确的补偿控制,保证抛光轮与工件适当的接触,达到更佳的抛光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轮的补偿测量方法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抛光轮磨损后,工件与抛光轮的接触程度就会有所下降,如果程序不作调整,抛光质量必然下降;如果要保证抛光质量不变,就必须延长抛光时间,但这就牵涉到对程序的更改,而这样很不经济,缺乏可操作性;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抛光轮的磨损进行实时测量,并将之反馈给控制主机,通过控制程序对抛光轮进行实时地补偿。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抛光轮的补偿测量装置包括:与抛光机的抛光轮4相互接触的接触轮5,以及与接触轮5同轴连接的测速电机6,当接触轮5与抛光轮4接触并同步转动时,接触轮5带动测速电机6一同旋转并输出电压,用于检测抛光轮的磨损量;所述测速电机6的信号输出端经输入电压转换器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用于将上述检测的磨损量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无线电发射模块向控制主机发送;所述控制主机的信号输入端经输出电压转换器与无线电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射频信号和计算获得补偿量,通过控制程序对抛光轮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志强,未经梁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0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夹紧定心机构
- 下一篇:用于水晶刻面抛光研磨机的夹具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