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乐睡眠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9856.0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隆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91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乐 睡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睡眠仪及一种控制睡眠避免梦中猝死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心率反馈控制、脑波反馈控制使人快速进入睡眠状态的仪器。以及在监控睡眠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心率高於105次/分或低於48次/分时,就会发出信号,故意把人唤醒,避免梦中猝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睡眠仪是单功能、采用单方面注入式,而没有采用心率反馈控制、脑波反馈控制等两种同时进行控制睡眠的方法,也没有把睡眠仪和避免梦中猝死结合在一台仪器里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音乐睡眠仪依据脑波同步及脑波频率引导原理,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用电脑模拟各种频率的脑电波,并调制成脑波音乐信号反馈给使用者,影响调节人体的脑电活动水平,使大脑诱导出所需的脑波。音乐睡眠仪包括:
微电脑(11)与显示器键盘(12)、遥控接收器心率接收(13)、遥控发射器(14)构成主控部分,并通过总线分别去控制处方音乐播放器(32)、播放速度控制器(33),调制/混合器(41)、高音控制器(42)、低音控制器(43)、音量控制器(44)低通滤波器(63)、调制器(64)、电位器(65)、电位器(71)、电位器(83)、彩色灯控制器(52)的同步工作,保证工作步调一致。
预先录制和挑选好的治疗音乐通过接口(31)可存贮在与接口对应的存储介质或处方音乐播放器(32)里,通过播放器播放,调速后送去调制/混合器(41)与脑波进行幅度调制或叠加;由脑波采集器、脑波发生器(22)送出的脑波也送去调制/混合器(41)与音乐进行幅度调制或叠加。
由脑波采集器、脑波发生器(22)送出的脑波的另一路经过脑波变换器(51)后送去彩色灯控制器(52),根据脑波频率的高低变换颜色去驱动彩 色灯(53)发彩色光并按脑波的频率的相关系数进行闪动;
经调制/混合器(41)调制/混合后的信号包含脑波及音乐成分,此信号分成两路:
一路通过高音控制器(42)、低音控制器(43)、音量控制器(44)后由功放L(45)、功放R(46)放大,最后推动聆听用的耳机或音箱(47);
另一路经由信号混合器(61)、动态压缩器(62)压缩后分成三路:
第一路送低通滤波器(63)、调制器(64)(含调制信号发生器)、电位器(65)、功放(66)、变压器(67)后通过电极(68)把音乐调制波导入人体的相应部位或穴位;
第二路送电位器(71)、功放(72)、变压器(73)后由坐垫(74)转换成音乐电场,对人体进行作用;
第三路送低通滤波器(81)、超低音发生器(82)、电位器(83)、功放(84),最终由体感振子(85)产生16-150Hz的超低频振动作用于人体。
心率检测发送器(21)、脑波采集器、脑波发生器(22)分别是一个独立的的附件,可以自动不间断地检测人体的心率、脑波,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红外、蓝牙等方式发送到微电脑,同步控制音乐的播放速度、高音、低音、音量及电位器的数值。
控制模块包括;微电脑(11)、显示器键盘(12)、遥控接收器心率接收(13)、遥控发射器(14);
外接检测模块包括:心率检测发送器(21)、脑波采集器、脑波发生器(22);
音乐播放模块包括:接口(31)、处方音乐播放器(32)、播放速度控制器(33);
音乐聆听模块包括:调制/混合器(41)、高音控制器(42)、低音控制器(43)、音量控制器(44)、功放L(45)、功放R(46)和聆听用的耳机或音箱(47);
彩色灯光模块包括:脑波变换器(51)、彩色灯控制器(52)和彩色灯(53);
电流刺激模块包括:信号混合器(61)、动态压缩器(62)、低通滤波器(63)、调制器(64)、电位器(65)、功放(66)、变压器(67)和电极(68);
高压电场效应模块包括:电位器(71)、功放(72)、变压器(73)及 坐垫(74);
音乐体感振子模块包括:低通滤波器(81)、超低音发生器(82)、电位器(83)、功放(84)及体感振子(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隆,未经李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9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