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支撑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8992.8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黄虹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8 | 分类号: | F16K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邱奕才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阀密封圈支撑环。
背景技术
球阀结构包括阀体、阀球、阀杆、阀杆帽等部件,阀体两侧设有接管,阀球设于阀体内部并通过阀杆伸出阀体外,利用阀杆帽旋转,从而带动阀杆使得阀球转动,实现阀体两侧接管的导通和截断。现有技术中阀球的两端都对称设置有球阀密封圈,为了对密封圈实现定位,都需要将密封圈设置在密封圈支撑环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支撑环对密封圈的定位,特别是在轴向上的定位往往都难以保障,这就造成了密封圈在轴向上定位不准的问题,这也导致了装配时密封圈与阀球之间预紧力的大小与设计之间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对在轴向上能对密封圈精确定位,保障密封圈的轴向定位的球阀密封圈支撑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密封圈支撑环,包括为圆柱环形的密封圈支撑环本体,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圆环面,所述定位圆环面与外表面之间通过第一环形端面连接,第一环形端面为与密封圈支撑环本体的轴线相垂直的环形平面。
为了使密封圈支撑环的内表面设计既能保证支撑环的支持强度,又能增加支撑环装载时的配合度,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内表面包括相连接的并且同轴心的第一圆台内表面、圆柱内表面、第二圆台内表面。所述第一圆台内表面和第二圆台内表面的截面直径沿着密封圈支撑环本体两端开口的方向增大。
为了对密封圈支撑环轴向定位,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其中一个开口端设有第二环形端面,为了保证与阀球的密封度,另一个开口端设有能与阀球相切的圆台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特征:由于在密封圈支撑环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圆环面,而定位圆环面与外表面之间通过第一环形端面连接,第一环形端面为与密封圈支撑环本体的轴线相垂直的环形平面。这样通过第一环形端面与阀体上设置的定位环端面相配合,即可以对密封圈支撑环进行轴向定位,使装配时密封圈与阀球之间预紧力的大小的偏差在容许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球阀密封圈支撑环,其应用在球阀上的装配结构如附图2所示,一般阀球2的两端都对称设置有球阀密封圈5,为了对密封圈5实现定位,都需要将密封圈5设置在密封圈支撑环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支撑环对密封圈5的定位,特别是在轴向上的定位往往都难以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为一种球阀密封圈支撑环,包括为圆柱环形的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的外表面63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圆环面65,外表面63用来与阀球密封圈5的内圆柱面配合,套住阀球密封圈5,向外凸出的定位圆环面65与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同轴心,定位圆环面65与外表面63之间通过第一环形端面64连接,第一环形端面64为与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的轴线相垂直的环形平面。在装配后,环形端面64作为一个限位面与阀体1上的环形断面相配合限位,对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进行轴向定位。定位圆环面65一般设在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装配后远离阀球2的一侧,以增大外表面63与阀球密封圈5的内圆柱面配合的面积,使之能更牢固套住阀球密封圈5。
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内表面包括相连接的并且同轴心的第一圆台内表面67、圆柱内表面68、第二圆台内表面61。所述第一圆台内表面67和第二圆台内表面61的截面直径沿着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两端开口的方向增大。所述密封圈支撑环本体6其中一个开口端设有第二环形端面66,另一个开口端设有能与阀球2相切的圆台内表面62。在装配时,设有第二环形端面66的开口端远离阀球2处,用来与接管承插的轴向定位;设有与阀球相切的圆台内表面62的开口端为与阀球2的近端,圆台内表面62与阀球相切,保证对阀球2的密封度,同时采用相切的圆台内表面结构,也有效降低了密封圈支撑环与阀球之间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9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