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中红外宽频场理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8266.6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俊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宽频 理疗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近、中红外场理疗仪。
背景技术
科学研究证实,红外线是介乎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场。在生物学中经常将电磁波谱中波长为0.76~1.5μm的电磁波叫近红外线,波长为1.5~5.6μm的叫中红外线,波长为5.6~1000μm的叫远红外线,一般人体正常体温为37℃,其红外辐射峰值波长约9.5μm,在人体辐射的总能量中,波长小于5μm的占1%,5~9μm的占20%,9~16μm的占38%,大约16μm的占41%。人体是天然的最佳的红外线吸收体,其皮肤表面可吸收2~20μm的中远红外线,其穿透深度为0.5~10mm,在此范围内涉及的人体组织有表皮层、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它皮下组织等。众所周知,红外线辐照人体可使外部电磁波在人体内部转化为热能,引起组织温度上升,产生所谓的温度效应,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再生能力和平衡神经体液调节的四大功能;此外,临床应用表明,红外辐射人体还可直接产生所谓的非热效应,或者称热外效应,此时所辐照的红外线相当于外部的触发信号,而效应的能量来源于人体内部的代谢能,对人体的深层组织产生许多奇异效应。
目前,红外治疗仪在各种疾病在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其品种琳琅满目,专利多种多样。如红外治疗仪、远红外理疗仪、频谱仪等。对于消费者防病治病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ZL90109331、ZL 96117067的共同特征是红外发射源均为陶瓷发热管,即陶瓷管表面涂层按一定配方的金属氧化物,管内置放合金电阻丝电热元件,缺点是红外辐射转换效率低、红外频谱分布范围较窄。又如ZL 00112686采用五片电阻不同的圆弧型发热基片,表面分布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涂层,虽然扩展了红外频谱分布范围,但是红外辐射转换效率低的缺点却没有得到克服,其频谱分布15μm以外的远红外,而人体吸收能力最佳是5μm-8μ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红外辐射频率分布在0.7μm-13.8μm,波峰为1.5μm-8μm且振幅平坦的近中红外辐射场,与人体自身5μm-8μm共振,吸收率最强,理疗效果最佳的近中红外宽频场理疗仪。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近中红外宽频场理疗仪,包括底座、支架、外壳、反射罩、近红外光能发生器以及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能发生器外设置有蜂窝状换能器,该蜂窝状换能器与近红外光能发生器组成近、中红外场辐射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蜂窝状换能器为金属板,表面设有远红外转化涂层,板上设蜂窝网状孔。
所述蜂窝状换能器为陶土和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稀土元素制成的陶瓷板。
所述近红外发生器由环形或U型光波管组成,管壳为渗有少量稀土的红色石英玻璃管。
所述外壳与近红外发生器间设有抛物面型反射罩或双抛物面型反射罩。
所述外壳与反射罩留有气流间隙。
所述外壳的端面通过由螺母、螺杆以及垫圈构成的紧固件固定有防护网。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外壳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底座上,外壳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支架,近红外发生器固定于该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近红外发生器与蜂窝状换能器相结合,近红外发生器产生0.5μm~5μm,峰值为0.7μm~1μm频谱,通过蜂窝状换能器的网孔直接辐射;蜂窝状换能器受到近红外发生器辐射,其能量转换为2.5μm~25μm,峰值3μm~5μm频谱;两个频谱合成叠加形成与人体共振的1.5μm~8μm近中红外场,使人体对红外辐射吸收率达到最大的提高,理疗效果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 2、电源线 3、支架 4、外壳 5、反射罩 6、近红外发生器 7、蜂窝状换能器 8、控制电路 9、支撑杆 10、螺母 11、螺杆 12、垫圈 13、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俊,未经李家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灭火器筒体水压多用试验机
- 下一篇:药物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