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型检验试剂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8255.8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贾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璋林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8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型 检验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血型检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血型检验试剂板。
背景技术:
血型鉴定是医疗机构及血站最为常见且必做的检验项目,应用广泛,检测数量巨大,在国内主要是以手工法进行检验,所以是检验工作中一项繁重的工作。常进行的血型鉴定主要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的鉴定主要采用正定型和反定型二种方法,而Rh血型系统则主要采用正定型。血型鉴定的原理均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凝集反应,根据实验中采用的材料不同又分为微柱凝胶法,试管凝集法,反应板凝集法。其中以载玻片凝集法最为经典、常用、方便、直观、成本低、不需特殊的设备、便于对可凝结果进行显微镜检查,所以最为常用。微柱凝胶法从方法学的原理上与普通的凝集试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利用了一定孔径的凝胶将凝集与未凝集的红细胞分离,凝集了的红细胞团不能通过凝胶而存留在凝胶的上层,而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通过凝胶沉在凝胶的底层,以此来判断凝集结果。但此方法对凝集力弱的结果在判断上有一定困难,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是否是真凝集,必须用其它方法进行证实,而且对红细胞浓度要求较严格,特别是红细胞浓度较高时会干扰对凝集结果的判断,出需要特殊的离心设备,成本较高。根据血型鉴定中的操作方式又分为手工法和仪器法。国外已有血型鉴定的仪器,采用的是板孔凝集法,电脑扫描自动判读结果,但由于板条及仪器设计上的缺陷,对凝集力弱的结果仍不能直观地进行观察分析,需用其它方法补充鉴定,同时仪器及试剂成本也非常之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从而不利于在国内普及应用。在国内目前尚没有同类仪器的出现。血型鉴定既是一项工作繁重、责任心重大的工作,同时也是易发生差错的高风险项目。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血型鉴定发生差错的原因依次为判读错误、填报结果错误、试剂加错、标本错误、非特异性凝集等错误,血型自动检验系统则可极大地降低这些错误的发生。采用血型检验试剂板则可免除加试剂的过程,降低错误的发生,而血型检验试剂板也是实现自动化血型检验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提高结果准确,降低成本的血型检验试剂板。可用于手工血型检验、半自动化血型检验、全自动血型检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反应池内预置试剂,反应池为平底圆柱状封闭结构,通过一斜面与加样孔相连,加样孔有封口膜,可防反应池内试剂在保存与运输中外溢。预稀释孔内预置标本稀释液,用于标本的配制,采用封口膜封口,防止稀释液外溢。试剂板的结构设计可用于人工肉眼观察结果,人工显微镜镜检,普通摄像扫描识别及显微摄像扫描识别。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使检验者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使用玻片法可能造成实验室污染的可能性,检验者只要将标本通过人工或自动加样器加入反应池,与试剂混匀后即可判读结果,并可在显微镜下见到清晰的红细胞形态,有利于结果的正确判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撕去封口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反应池1,该反应池为平底圆柱状封闭结构,反应池1通过一斜面与加样孔2相连,加样孔有封口膜,池内均预置相应的反应试剂。血型检验试剂板根据反应池的数量及反应池内的试剂不同有6种板型:
1.ABO血型系统正定型试剂板,有抗A、抗B二个反应池。
2.ABO血型系统反定型试剂板,有A抗原和B抗原二个反应池。
3.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试剂板。有A抗原、B抗原、抗A、抗B四个反应池。
4.ABO血型系统正定型+Rh血型试剂板。有抗A、抗B、抗D三个反应池。
5.ABO血型系统反定型+Rh血型试剂板。有A抗原、B抗原、抗D反应池。
6.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Rh血型试剂板。有A抗原、B抗原、抗A、抗B、抗D五个反应池。
所有反应池下边均有相应试剂的标识,便于手工分析时识别。侧面可贴条型码,便于判读系统识别板型及受检者信息。
使用方法步骤:撕开试剂板上加样孔上的封膜,用尖细滴管吸取全血样本加入预稀释孔内,进行稀释、混匀,吸取已稀释的标本通过加样孔加入到反应池中。立即混匀3-5分钟,观察结果。可用肉眼观察、显微镜镜检,或是放入自动判读器中判读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璋林,未经贾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