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涂覆心脏缺损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8110.8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6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吕凤玲;王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0 | 分类号: | A61L27/30;A61L27/06;A61F2/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涂覆 心脏 缺损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器,特别是用于编织封堵器的镍钛合金丝表面的碳涂覆层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介入封堵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是国际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医疗技术。现有的封堵器均采用镍钛(NiTi)合金丝多根机械编织,NiTi合金具有力学性能优良、抗疲劳、耐磨损、形状记忆回复率高、抗是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编织好的封堵器两端采用不锈钢紧固件收头成型。这种封堵器具有超弹性、重量轻、无磁性、手术创伤面小、治疗费用低等特点,但是由于NiTi合金丝表面未作任何处理,产品本身抗腐蚀能力差,导致Ni2+离子在体内游离,Ni2+离子具有致癌性,对细胞转化和染色体有损害作用;且该封堵器植入人体后会引起机体防御性对答反应,大量的吸附凝血酶、血小板以及血液种的其他成分,引起血液兼容性降低,易形成血栓。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更好的长远效果的碳涂覆心脏缺损封堵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涂覆心脏缺损封堵器,其抗腐蚀力强,能防止血栓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碳涂覆心脏缺损封堵器,由碳涂覆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碳涂覆NiTi合金丝基体为NiTi合金丝,其表面从内到外依次为纳米结晶层、等离子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
上述纳米结晶层是通过超声纳米化(SMAT)处理形成的结晶层。
上述纳米结晶层厚度≤20um。
上述等离子氮化层厚度≥10um。
上述类金刚石薄膜是由磁控溅射技术所得的薄膜。
上述类金刚石薄膜厚度为50-100nm。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NiTi合金丝从内到外表面依次涂覆有纳米结晶层、等离子氮化层和类金刚石薄膜,相对于传统裸露的NiTi合金心脏缺损封堵器,本实用新型抗腐蚀力更强,可防止Ni2+离子在血液中的游离;且NiTi合金丝表面处理后血液兼容性明显增强,有效控制血栓形成。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更安全,长远期效果更好,为心脏缺损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涂覆NiTi合金丝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碳涂覆心脏缺损封堵器,由碳涂覆NiTi合金丝10编织而成,碳涂覆NiTi合金丝10基体为NiTi合金丝1,其表面从内到外依次为纳米结晶层2、等离子氮化层3和类金刚石薄膜4。
其中,纳米结晶层2采用超声纳米化(SMAT)处理技术形成,纳米结晶层2厚度≤20um。超声SMAT处理的原理是:采用高功率的超声波高频振动球形的硬质弹丸,使工件表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大量的弹丸装撞击。与未处理的NiTi合金丝相比,经过超声SMAT处理后的NiTi合金丝1具有高的表面硬度,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腐蚀和磨损抗力,氮化动力学得到加快,有利于后述的等离子氮化层3的形成。
等离子氮化层3是通过等离子体氮化处理技术形成,等离子氮化层3的厚度≥10um。等离子镀覆层结构致密性、均匀性、牢固性,特别是丝束交叉点的致密性和均匀性良好,且等离子氮化层3可作为NiTi合金丝1和后述类金刚石薄膜4之间过渡层。
类金刚石薄膜4则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形成,类金刚石薄膜4厚度50-100nm。类金刚石薄膜4具有高的耐磨性,低的摩擦系数,高的腐蚀抗力以及优良的生物学性能,能防止因腐蚀从封堵器中释放出致癌性的Ni2+离子,且血液兼容性明显增强,有效控制血栓形成且具有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在NiTi合金丝1表面从内到外依次涂覆有纳米结晶层2、等离子氮化层3和类金刚石薄膜4,相对于传统裸露的NiTi合金心脏缺损封堵器,本实用新型抗腐蚀力更强,可防止Ni2+离子在血液中的游离;且NiTi合金丝1表面处理后血液兼容性明显增强,有效控制血栓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进料装置的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音响工艺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