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料剪切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8009.2 | 申请日: | 200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2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研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板材加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板材尾料的剪切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制造以及家电生产等行业中,常常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首先将卷材形式的板材原料展开,然后对其进行冲压加工,以获得需要的形状。然而,在一卷卷材切割的最后,必然剩下部分的尾料无法切割出需要的形状,在传统的冲压加工中,这部分尾料只能作为废料被丢弃,这必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有效利用尾料,本领域中通常将板材尾料与其他板材的料头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对料头与料尾形成的整体进行后续加工以满足不同需求,例如后续再进行冲压处理。然而,现有的此类焊接技术与后续的处理过程是相互分离的,二者只能单独进行,实际操作过程繁复,且效率较低,因而也无法实现对尾料的有效利用。另外,焊接过程中往往形成隆起高度较高的焊缝,不利于后续进一步的连续冲压处理,且叠加精度难以符合加工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尾料剪切焊接装置成为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并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满足冲压过程连续性要求的尾料剪切焊接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料剪切焊接装置,其包括对板材尾料以及料头进行裁剪的剪切机构、用于驱动剪切机构的驱动机构、将剪齐后的板材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以及用于实现剪切机构、驱动机构和焊接机构的水平位移的位移机构;其中,剪切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对板材进行切割,位移机构带动剪切机构、驱动机构以及焊接机构朝向板材或者背离板材运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采用气缸驱动或者液压驱动来实现其动力输出。
特别地,剪切机构包括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剪切刀、水平设置的剪切平台以及设置在剪切刀侧面的余料排出口。
优选地,焊接机构包括与剪切平台平行设置的焊接平台、焊枪以及驱动焊枪以实现位置变换的位移电机。
可选地,焊接机构设置在剪切机构的上方,而剪切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上方。
优选地,焊枪的行走速度≥2m/min,焊接隆起高度≤0.75mm。
具体地,板材的宽度为50~450mm。
具体地,板材的厚度为0.15~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两卷板材的料头及料尾进行剪切修型后进一步焊接,将两卷材料拼焊成一个整体,整个过程连贯,解决了板材在冲压过程中快速实现无缝连接、保证冲压过程连续性的难题,满足了冲床不间断冲压的要求;另外,通过对两卷材料的剪切拼焊,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使得原本废弃的材料能够被加以利用,降低了材耗和生产成本;再者,采用无焊丝填焊的氩弧焊接,降低了隆起高度,可满足设备连续冲压及叠加精度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任何在本实用新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料剪切焊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料剪切焊接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尾料剪切焊接装置可以用于多种板材尾料的处理,尤其适用于硅钢片尾料的处理。本尾料剪切焊接装置包括:对板材尾料以及料头进行裁剪的剪切机构1、用于驱动剪切机构1的驱动机构2、将剪齐后的板材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机构3以及用于实现剪切机构1、驱动机构2和焊接机构3的水平位移的位移机构4。
驱动机构2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其动力输出,例如采用气缸驱动或者液压驱动等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2设置在剪切机构1的下方,而焊接机构3设置在剪切机构1的上方。剪切机构1包括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剪切刀11、水平设置的剪切平台13以及设置在剪切刀11侧面的余料排出口15。
焊接机构3包括与剪切平台13平行设置的焊接平台33、焊枪31以及驱动焊枪31以实现位置变换的位移电机35。
位移机构4设置在驱动机构2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采用电机输出驱动力。位移机构4带动剪切机构1、驱动机构2以及焊接机构3朝向板材或者背离板材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研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研液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8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