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膜过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7893.8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伟;陈文卓;陈涛;吴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B01D29/085;B01D6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熊雁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膜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滤膜过滤法原理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孔滤膜法,是将样品通过一定孔径的滤膜,使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再进行培养、计数。这个方法可用在食品的微生物检测,也可用在冲洗水、注射水、加工水的微生物分析,是美国、欧洲、日本药典公认的最佳检测方法。
但是在现有的滤膜过滤设备中,由于滤膜在抽滤时表面形成的真空度不一致,截留在微空滤膜上的微生物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在培养之后难以估算微生物数量。
此外现有的滤膜过滤系统大多采用外加夹具的方式固定漏斗,同时亦有少部份使用螺纹拧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以上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着结构复杂,拆装烦琐,无法单手操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准确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滤膜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滤膜过滤系统,包括一多通道支架和通过调节阀及其连接装置固定在支架上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滤杯,所述的滤杯顶部设有一与顶部开口相匹配的滤杯盖,滤杯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容量刻度线,滤杯的底部开口与滤杯连接装置连接,在滤杯的底部设置了一与滤膜形状大小匹配的滤膜压环。滤杯连接装置的底部开口通过调节阀与多通道支架连接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滤膜下面的滤杯连接装置内固定设置了一与滤膜形状大小匹配的滤膜支撑垫,所述的滤膜支撑垫上设有若干个孔径为8~16μm的微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滤膜支撑垫的厚度为2mm。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滤膜压环和滤膜支撑垫之间的间距为滤膜的厚度。
还可以优选地在滤膜下面的滤杯连接装置上设有一凹槽,凹槽的厚度与滤膜支撑垫的厚度相匹配。
此外,在上述滤膜过滤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杯底部的开口面积小于底部面积,并且滤杯底部沿滤杯壁延伸出滤膜压环一圈突起;所述的滤杯连接装置顶部与滤杯底部滤膜压环相匹配,滤杯连接装置的侧面横向地设有若干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弹簧,弹簧朝向连接装置的相反端上连接了一个圆头弹销,所述的滤杯底部突起的内壁上相应地设有一个半圆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圆头弹销的顶部相匹配,并且弹簧放松时,同一横截面上弹簧、圆头弹销和连接装置的总长度不小于滤杯底部突起的内径。
其中较优选地分别设置三个弹簧和圆头弹销。
其中进一步优选地设置为,当所述的弹簧放松时,同一横截面上弹簧、圆头弹销和连接装置的总长度比滤杯底部突起的内径大1.5mm。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优选在连接装置与支架之间设有一个调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避免了微生物在滤膜上分布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连接方式解决了以往传统过滤系统存在的使用操作繁琐、放置滤膜接口处容易渗漏、滤膜易破损、过滤不均等多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杯连接装置的分解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P部放大示意图;
图一中,1、支架;2、滤杯;3、滤杯盖;4、滤杯连接装置;5、调节阀;6、调向装置;7、真空表;8、真空调节阀;9、无油真空泵;10、贮液瓶;11、空气过滤器;12、滤膜支撑垫;13、滤杯连接座;14、圆头弹销;15、弹簧;16、弹销固定环;17、滤膜压环;18、滤膜;①,②,③为装配顺序指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滤膜过滤系统,包括一多通道支架1和通过调节阀5及其它连接装置4固定在支架1上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滤杯2,在连接装置与支架1之间设有一个调向装置6。所述的滤杯2顶部设有一与顶部开口相匹配的滤杯盖3,滤杯2内设有与之匹配的容量刻度线,滤杯2的底部开口与滤杯连接装置4连接,在滤杯2的底部设置了一与滤膜18形状大小匹配的滤膜压环17。滤杯连接装置4的底部开口通过调节阀5与多通道支架1连接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在滤膜18下面的滤杯连接装置4内固定设置了一厚度为2mm,并且与滤膜18形状大小配套的滤膜支撑垫12,所述的滤膜支撑垫12上设有若干个孔径为8~16μm的微孔。
其中,滤膜压环17和滤膜支撑垫12之间的间距为滤膜18的厚度。
此外,在滤杯连接装置4内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深度与滤膜支撑垫12的厚度相匹配,并在此凹槽的下方有一倒锥形导流槽。滤杯2底部的开口面积小于底部面积,并且滤杯2底部沿滤杯2壁延伸出滤膜压环17一圈突起;所述的滤杯连接装置4顶部与滤杯2底部滤膜压环17相匹配,滤杯连接装置4的侧面横向地设有三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弹簧15,每个弹簧15朝向连接装置的相反端上均连接了一个圆头弹销14,所述的滤杯2底部突起的内壁上相应地设有一个半圆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圆头弹销14的顶部相匹配,并且弹簧15放松时,同一横截面上弹簧15、圆头弹销14和连接装置的总长度比滤杯2底部突起的内径大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等通信设备中的功率节省
- 下一篇:蒸气轮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