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压力式温度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7745.6 | 申请日: | 200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培新 |
| 主分类号: | G01K5/36 | 分类号: | G01K5/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压力 温度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仪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专门测量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的气体压力式温度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确保商船航行的安全,必须保证船上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船上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检测显尤为重要。柴油机工作时,机体振动大,排气管的温度很高,对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温度表影响很大。因此,要求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温度表要耐振动,耐热,从而保证温度表的正常使用,达到测量准确,耐用的目的。但传统的气体压力式温度表的C形弹簧管大部分都是用铜材制造的,由于铜材的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升至150℃以上时,这种用铜材制造的C形弹簧管的弹性会明显下降,造成这种温度表的测量误差增大,起不到监测船用柴油机正常运行的作用。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小的气体压力式温度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气体压力式温度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安装架、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反装压力表机芯,所述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的反装压力表机芯装设在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上,反装压力表机芯上设有刻度盘以及可被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带动的指针,所述的壳体外设有通过毛细管与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连通的感温管,感温管中充满气体介质。
所述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由专用支架、位移端连接件、C形弹簧管组成,所述的C形弹簧管由两片恒弹性合金片沿周边焊接构成,所述的专用支架和位移端连接件分别焊接固定在C形弹簧管的两端。
所述的专用支架包括由板材弯折形成的上、下安装平面以及正面相对弯折形成上、下唇,中间保留一长形空位。
所述的反装压力表机芯和位移端连接件通过微调件连接。
所述的感温管和毛细管外设有保护管。
所述的的气体介质是氮气。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感温管所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管内的气体介质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使感温管内的压力增大或减小,通过毛细管与同感温管连通在一起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产生位移,带动反装压力表机芯的转轴,使到装在转轴上的指针转动,在刻度盘上指出测量温度值。所述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的材料采用了耐热性好,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小的恒弹性材料,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温度表在高热的环境中还能正常使用,确保了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的测量准确性。所述的感温管内置于外保护管中,提高了感温管的耐冲击能力,所述的感温管内充满气体介质。所述的壳体内装有阻尼油,提高了温度表的耐振能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工艺性好,质量可靠,性能更稳定,抗振能力强,感温管耐冲击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与反装压力表机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支架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体压力式温度表,包括感温管1,壳体7,安装架8,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反装压力表机芯10,刻度盘11,指针12,表玻璃13,密封圈14,表罩15。所述的安装架8固定在壳体7上,所述的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固定在安装架8上,所述的反装压力表机芯10装设在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上,反装压力表机芯10上设有刻度盘11以及可被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带动的指针12,所述的壳体7外设有通过毛细管2与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连通的感温管1。所述的感温管1内置于外保护管3里,感温管1内充满气体介质,气体介质可为氮气。所述的毛细管2连通感温管1和C形恒弹性弹簧管部件9,它们之间还有一分支毛细管作为充灌气体介质的入口,当充灌完介质后将分支毛细管封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测温系统,当感温管所在的温度发生变化,系统内产生压力变化,使C形恒弹性弹簧管9B产生位移,带动装在C形管部件9上的反装压力表机芯10和指针12转动,在刻度盘11上指示出相应的温度值,所述的气体压力式温度表内装有防振的阻尼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培新,未经彭培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