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管式换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7641.5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华;廖镇辉;吴仕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力拓民爆器材厂 |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F9/00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14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列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硝酸铵与油相混合溶液在膨化过程中水分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的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膨化硝铵炸药生产过程中,膨化结晶过程因水分气化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逸出时带出部分的硝酸铵和其它物质成分,需通过冷凝设备冷凝成液态水才能与冷却水一起排放。原工艺采用的是接触式冷凝器,膨化结晶过程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在负压系统的作用下被吸入接触式冷凝器,水蒸气与冷却水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而形成冷凝水,然后与冷却水一起排放至沉淀池,经沉淀后再排放出来。这种传热冷凝方式虽然设备结构简单,设备成本和生产维修成本较低,但由于排放的冷凝水中含有硝酸铵及其它一些有害物质成分,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起到冷凝作用、又不污染水源、冷凝水还可回收利用、不仅环保还可节约成本的列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主要有筒体和冷凝管,筒体呈空心圆柱体结构,在筒体的一侧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或冷却水出口;在筒体的内腔安装有若干冷凝管,其中上层冷凝管一端设有水蒸气进口,下层冷凝管一端设有冷凝水出口,各冷凝管之间通过连接弯管相联通。
所述筒体分上下两层并列安装,上下两层筒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管路相联通。
所述冷凝管的冷凝水出口通过法兰和管道与收集罐进口相联通,并直接与收集罐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负压系统从膨化结晶罐吸入的混有硝酸铵及其它物质成分的水蒸气直接进入冷凝管,与充满筒体内腔的冷却水互不接触,液体与气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传递,冷凝水通过收集罐收集,重新作为溶解水加入到硝酸铵溶解罐,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很好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冷凝水的可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节约了硝酸铵等原材料,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实际测量收集罐内溶液的比重为1.10,硝酸铵浓度为30%,回收利用率为生产总量的0.5%~1.5%。膨化制药生产过程每10吨硝酸铵需加入溶解水800公斤,冷凝水的回收率约为80%,以年产18000吨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大约可节约340吨的硝酸铵,以当前的硝酸铵2300元来计算,一年可节约七十多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截面剖视图。
图中:1-筒体、2-冷凝管、3-连接管路、4-冷却水进口、5-冷却水出口、6-内腔、7-连接弯管、8-水蒸气进口、9-冷凝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主要有筒体1和冷凝管2,筒体1呈空心圆柱体结构,该筒体1分上下两层并列安装,上下两层筒体1之间通过连接法兰和连接管路3相联通;在筒体1的一侧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4或冷却水出口5;在每一层筒体1的内腔6分别安装有32根冷凝管2,冷凝管2为Φ57x2.5的不锈钢管,其中上层冷凝管2一端设有水蒸气进口8,下层冷凝管2一端设有冷凝水出口9,各冷凝管2之间通过连接弯管7相联通;所述冷凝管2的冷凝水出口9通过法兰和管道与收集罐进口相联通,并直接与收集罐相通。工作时,冷却水直接进入筒体1的内腔6内,直至充满整个腔体;由负压系统从膨化结晶机吸入的混有硝酸铵及其它物质成分的水蒸气则进入冷凝管2,气体先从右边的水蒸气进口8进入上层冷凝管2内,由右向左流动,通过左边的连接弯管7进入下层冷凝管2,再由左向右流动,冷凝管2内水蒸气与冷却水互不接触,液体与气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传递,逐渐冷凝成冷凝水,冷凝水出口9通过法兰和管道与收集罐进口相连并直接进入收集罐,再由收集罐在需要时作为溶解水加入硝酸铵溶解罐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水与被负压系统吸入的水蒸气通过金属器壁进行热传递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冷却水与冷凝水通过金属器壁相隔离互不接触,两者之间互不影响,冷却水可以直接排放,冷凝水则通过一个收集罐收集起来,收集罐与硝酸铵溶解罐相连,冷凝水可以作为溶解水被重新加入到硝酸铵溶解罐中而不需排放,有效地解决了膨化硝铵炸药生产过程中最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力拓民爆器材厂,未经广东省力拓民爆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蚀风湿的膏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