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压水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7485.2 | 申请日: | 200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忠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32B27/12;B32B7/1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输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耐压水带。
背景技术
水带常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浇灌、养殖业或建筑业、矿山输水等领域,由于耐压水带用后可以重新卷起,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因而深受使用者欢迎。现有耐压水带一般都设置有用塑料扁丝或纱线经纬交织而成的编织层,编织层具有较强的抗拉防裂性能,使水带能够承受较大水压;但由于编织层是采用经纬线交织而成,所以编织层本身存在密集孔隙,使编织层的抗渗性能很差。为了防止水分从径向渗出,通常还必须在编织层的表面淋上热熔状态的淋膜层,淋膜层凝结后可将编织层的孔隙填塞堵紧,但淋膜层的厚度受到限制,不能太厚,否则热熔状态的淋膜层释放出来的热量会烫伤编织层,使编织层抗拉防裂性能降低,所以耐压水带的淋膜层的厚度只能做得很薄。
耐压水带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外表面的淋膜层不可避免地会经常与粗糙的地面摩擦,在放、卷、拖拉使用过程中极易被划破,而位于内表面的淋膜层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受到水流中的泥沙摩擦,由于淋膜层厚度很薄,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淋膜层很快磨损,使整个水带管壁容易发生渗漏,缩短耐压水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耐压水带,它可以有效防止管壁渗水。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耐压水带包括管壁,管壁设有编织层,其主要特点在于,编织层的内面复合有内塑料薄膜层,内塑料薄膜层与编织层之间由一粘结层粘结在一起;编织层的外面复合有外塑料薄膜层,外塑料薄膜层与编织层之间由另一粘结层粘结在一起。
较好的是,所述粘结层为淋膜层。
更好的是,所述编织层为塑料扁丝编织层。
所述内塑料薄膜层为聚乙烯薄膜层,所述外塑料薄膜层也为聚乙烯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耐压水带管壁的内面和外面均复合有塑料薄膜层,塑料薄膜层的厚度可以不受限制,其厚度可以为传统结构中淋膜层的几倍,塑料薄膜层的耐磨性能比传统结构的淋膜层好得多,所以外塑料薄膜层能够较长时间地耐受地面的摩擦,内塑料薄膜层能够较长时间地耐受水流中的泥沙摩擦,有效防止管壁渗漏,延长耐压水带的使用寿命,另外还相应提高了水带承压能力,使其耐压程度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耐压水带的淋膜层具有多个作用,其一是将编织层与塑料薄膜层紧密粘结,起到粘结层的作用;其二是可以填补编织层的孔隙,起到防渗抗漏的作用;其三是淋膜层位于编织层的外层,所以还可以作为保护层,因此淋膜层具有一物多用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
3、本实用新型中耐压水带的结构合理、生产工艺简单,防渗抗漏性能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耐压水带包括管壁,管壁设有聚乙烯扁丝编织层3,聚乙烯扁丝编织层3的外面复合有聚乙烯外薄膜层1,聚乙烯外薄膜层1与塑料扁丝编织层3之间由一聚乙烯淋膜层2粘结在一起;聚乙烯扁丝编织层3的内面复合有聚乙烯内薄膜层5,聚乙烯内薄膜层5与编织层3之间由另一聚乙烯淋膜层4粘结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忠,未经李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