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7440.5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胡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忠;胡德明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2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绞线穿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利国际分类中的作业、运输部中卷扬、提升、牵引的技术,具体是用于桥梁建筑施工中的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是一种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预应力结构工程的新材料,在桥梁拉索、大型建筑中推广应用广泛。在传统的桥梁建筑施工中,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时利用一种锥形夹具将预应力钢绞线束紧,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夹具的方法使钢绞线穿过波纹管,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在于:
(1)施工时要用15人左右配合进行,工作效率低;
(2)施工操作必须用吊车载装载机或卷扬配合,施工成本较高;
(3)钢绞线穿束的速度控制不均匀,容易损坏波纹管,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将其装配在对应的波纹管道口外,采用机械推力使预应力钢绞线直接穿过波纹管,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机,包括
一个基座;
一个电机,固定在基座前侧;
两个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基座后侧;
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设于固定板之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上,从动轮设于主动轮上方,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轮的另一端还设有与电机配合的皮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板上设有配合从动轮的轴承座,从动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的轴承座内,并且轴承座的高度可调。固定板上沿竖直方向开一长形方孔,轴承座可滑动的装配在长形方孔内,设一自固定板顶端插入长形方孔的螺杆,螺杆的底端与轴承座的顶端配合,螺杆上还设有与之匹配的调整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线一周皆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主动轮和从动轮为带帆线胶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设有一个副主动轮和一个副从动轮,两者设于固定板之间,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上,副从动轮的安装高度同从动轮,副主动轮的安装高度同主动轮,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的一端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副主动齿轮和副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副主动齿轮之间还设一于其两者皆啮合的传动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固定板上设有配合副从动轮的副轴承座,副从动轮的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固定板的副轴承座内,并且副轴承座的高度可调。固定板上沿竖直方向开一长形方孔,副轴承座可滑动的装配在长形方孔内,设一自固定板顶端插入长形方孔的螺杆,螺杆的底端与副轴承座的顶端配合,螺杆上还设有与之匹配的调整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的中线一周皆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为带帆线胶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个固定板的前后两侧之间皆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定位装置是一块面板,面板上配合主动轮和从动轮设有定位孔。
在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装配在对应的波纹管道口外,预应力钢绞线的一端从基座后侧装入,预应力钢绞线依次穿过后侧的定位孔、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凹槽、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之间的凹槽、前侧的定位孔之后穿进对应的波纹管道口,然后调节调整螺母使螺杆下降压迫轴承座和副轴承座,直到主动轮和从动轮、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都尽可能的夹紧预应力钢绞线,最后启动电机,在皮带轮驱动下,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齿轮、副主动齿轮和副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主动轮和从动轮从基座后端绞入预应力钢绞线,并将其通过副主动轮和副从动轮从前端推出,预应力钢绞线便连续不段的穿进波纹管道,从而实现高强度、高速度的匀速穿束。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施工时只需2-3人,不需用吊车装载机等大型机械配合,节约了人员成本;比传统方法节约一半以上的工程时间,穿束速度均匀,不易损坏波纹管,确保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不用单独对预应力钢绞线放样切割,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轮、从动轮、副主动轮以及副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副主动齿轮以及副从动齿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忠;胡德明,未经尹忠;胡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7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电能与信号传输非接触式连接装置
- 下一篇:逆向双动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