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浴缸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656.X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燕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F16K31/60;F16K27/02;F16K4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44222 | 代理人: | 李乃哲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开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缸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缸龙头,特别是一种改进了分水器结构的浴缸龙头。
背景技术
浴缸龙头在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浴缸龙头的结构一般是分设两个出水口,一个出水口通向浴缸,另一个则连接到淋浴喷头,而在主体出水端设有分水器,分水器上端装有拉帽,提起拉帽时通向浴缸的出水口出水,而压下拉帽时淋浴喷头出水。但是经过实践发现这种结构的浴缸龙头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结构所限,拉动拉帽时较费力,当用力不平衡时还会出现卡死的情况,而且容易出现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力又平稳,不易磨损的浴缸龙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浴缸龙头,包括龙头主体,主体上设有出水腔和分水器,其中出水腔由隔层分成浴缸出水腔和喷头出水腔,所述浴缸出水腔上设有浴缸出水口,所述喷头出水腔上设有喷头出水口,所述隔层上设有转换口,主体上还设有控制出口,所述分水器包括旋转拉杆和拉套,所述拉套在控制出口处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拉杆一端依次穿过转换口和控制出口与拉套螺旋连接,所述旋转拉杆上设有密封圈与所述拉套内表面滑动紧配合,旋转拉杆端部与旋转拉帽固定连接,旋转拉杆另一端设有双面密封圈,双面密封圈的上密封面与转换口的密封面配合,当双面密封圈下行至喷头出水口时,下密封面与喷头出水口的边缘配合。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头出水口上设有连接管,所述双面密封圈的下密封面与连接管的相应端面配合。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密封圈与喷头出水口紧密配合。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套上设有密封圈与控制出口紧密配合。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旋转拉帽外设有防滑凸棱。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上端部设有棱形插头,所述旋转拉帽内设有与所述棱形插头相配合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了分水器的结构,由于组成分水器的旋转拉杆和拉套是螺旋连接的,当转动旋转拉帽时,控制旋转拉杆一端的双面密封圈上下运动,实现浴缸出水口或喷头出水口的转换功能,旋转方便省力,而且这种旋转运动使旋转拉杆上的双面密封圈平稳实现上下滑动,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密封圈的磨损也较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水器的部分拆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一种浴缸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主体1上设有出水腔2和分水器,其中出水腔2由隔层10分成浴缸出水腔21和喷头出水腔31,所述浴缸出水腔21上设有浴缸出水口22,所述喷头出水腔31上设有喷头出水口32,所述隔层10上设有转换口101,主体1上还设有控制出口41,所述分水器包括旋转拉杆51和拉套52,所述拉套52在控制出口41处与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拉杆51一端依次穿过转换口101和控制出口41与拉套52螺旋连接,旋转拉杆51上设有密封圈511与所述拉套52内表面滑动紧配合,旋转拉帽53外设有防滑凸棱531,拉杆51上端部设有棱形插头512,所述旋转拉帽53内设有与所述棱形插头512相配合的插槽532,旋转拉杆51端部与旋转拉帽53固定连接,旋转拉杆51另一端设有双面密封圈6,双面密封圈6的上密封面61与转换口101的密封面配合,当双面密封圈6下行至喷头出水口32时,下密封面62与喷头出水口32的边缘配合,。
从附图可看到,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喷头出水口32出水时,转动旋转拉帽53,旋转拉帽53螺旋上升直至双面密封圈6的上密封面61紧贴转换口101的密封面,从而封闭浴缸出水腔21,水流只能从下方的喷头出水腔31流到喷头出水口32了,反之当需要浴缸出水口22出水时,反向转动旋转拉帽53,旋转拉帽53螺旋下降直至双面密封圈6的下密封面62紧贴连接管7的相应端面71,从而封闭了喷头出水腔31,水流又只能从上方的浴缸出水腔21流到浴缸出水口22了,上述各种操作方便,省力又平稳,而且不易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燕,未经王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