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抢的车辆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654.0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邹候文;唐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车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抢的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防盗装置可分为机械锁、电子防盗和远程监控等三类。机械锁使用广泛,但非法开锁的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已普通认为安全性不足,因此很少单独采用。电子防盗正处于发展阶段,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子钥匙发送信息,车辆的防盗装置收到信息后与预先设定的信息比对,然后根据比对结果解锁或锁定,现已出现一些模仿电子钥匙发送信息的设备。远程监控是通过无线信号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视和控制,但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屏蔽或模仿。
现代车辆的机电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其中包括众多控制单元和测试仪器,各控制单元通过总线连接成局域网。例如一辆汽车可包括中央、发动机、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盗等控制单元。由于各控制单元间没有认证机制,维修服务单位可随意替换或更改其中某些部件而不被察觉,而高明的窃贼做同样的事情则可把车辆盗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抢的车辆控制系统,利用密码学技术使车辆多个控制单元形成加密局域网,以确保车辆的安全。
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盗抢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总线、中央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移动通信控制单元、参数存储单元和用户信息交换单元,还包括
用于传输加密信息的密文总线;
用于车辆总线和密文总线通讯时加密明文或解密密文的明密文转换器;
若干条用于启动车辆的车辆普通钥匙;
一条设置有密码处理模块并存储车主私钥,在借出车辆、丢失车辆普通钥匙的情况下进行车主数字签名,在保养、更改车辆关键参数的情况下解密K份额,以及启动车辆的车辆主钥匙;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移动通信控制单元、参数存储单元和用户信息交换单元均设置有用于密码处理的密码处理模块;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移动通信控制单元、参数存储单元和用户信息交换单元分别与密文总线连接,所述密文总线通过明密文转换器与车辆总线相连。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移动通信控制单元、参数存储单元和用户信息交换单元是采用满足可信计算规范的芯片,包括可信密码模块TCM或可信平台模块TPM。
所述密码处理模块包括
用于对密文总线上传输的信息和在参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密、解密的AES引擎;
用于安全地生成密文总线上需要用到的各种密钥的密钥生成器,所述各种密钥具体是指密文总线上的主密钥K、车钥随机密钥、随机密钥R、密文总线上各单元和车主的私钥;
用于为密钥生成器生成安全密钥及密文总线生成随机数的随机数发生器;
用于密文总线上各个具有密码处理能力的单元的完整性认证、认证车辆管理角色身份的合法性,并对各管理角色分割主密钥K的份额加密、解密的ECC引擎;
用于通过把任意长的信息压缩成定长的消息摘要来生成HASH1、HASH2以及用于数字签名的HASH引擎;所述HASH1是各个具有密码处理能力的单元的公钥组成的控制单元公钥环的HASH值,所述HASH2是由车辆各个管理角色的公钥组成的管理公钥环的HASH值;所述数字签名的一般方法:用HASH引擎为要数字签名的信息生成消息摘要,然后用私钥对消息摘要进行加密产生密文,该密文与原信息连接形成数字签名消息;
用于管理和控制整个密码处理模块的执行引擎;
用于存储主密钥K、本单元的私钥、HASH1、HASH2、上次认证发起者、启动次数及上次认证的非易失存储器,为了安全保存这些秘密信息,非易失存储器上应该有稳健的保护机制;
I/O总线;所述AES引擎、密钥生成器、随机数发生器、ECC引擎、HASH引擎、执行引擎、非易失存储器分别与I/O总线相连。
所述ECC引擎的等效8位乘法速度达到10,000,000次/秒或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
(1)初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机床上模压紧模具
- 下一篇:一种多功率电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