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6569.4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坤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为 |
地址: | 510880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机组 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制管机组用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
背景技术
普通的焊接管在制管机组中成型时是不需要对焊接管的内焊道进行整平处理,因而其内焊道不是十分的平整,为改善焊接管内焊道的平整性能,提供焊接管的整体质量,在焊接管加工时在焊接管内增设一内模头,其作用就是保证在焊接制管时焊接管的内焊道平整,以使焊接管的内焊道与内壁表面的成型精度;传统的内模头用连接杆为一普通金属杆,连接杆与内模头之间通过铰接方式活动连接,在运行时存在的技术缺陷是:内模头的受力大,容易因变形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方便、焊接管的内焊道平整性好、内模头使用寿命长的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包括杆体,其中,所述的杆体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基本与内模头外径一致的黄铜套,在杆体前端设有与内模头连接的螺纹头。
上述的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中,所述的杆体上以间隔设置三个黄铜套为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设置在杆体上的黄铜套防止杆体对焊接管内壁造成的损伤,利用螺纹头与内模头连接成整体,运行时与内模头一起旋转,因而可以改进内模头的受力状况,提高内模头的抗变形能力,延长内模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杆体1、黄铜套2、螺纹头3、内模头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制管机组内焊道整平管内模头用连接杆,包括杆体1,在杆体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基本与内模头外径一致的黄铜套2,黄铜套2通过连接键固定在杆体1外围,在杆体1前端设有与内模头4连接的螺纹头3,螺纹的旋转方向应采用与内模头4旋转方向相反,以有效防止松脱。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参阅图2所示,利用杆体1前端设置的螺纹头3与内模头4连接成同轴连接的整体,运行时与内模头4一起旋转,可以大大改进内模头4的受力状况,提高内模头4的抗变形能力,延长内模头4的使用寿命;杆体1外围的三个黄铜套2可以有效地防止杆体1划伤或碰伤焊接管的内壁表面,保证焊接管的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5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在多媒体播放器中实现随机播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