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出轴的自锁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6340.0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百志伟;夏燃燃;任溪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群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5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出轴的自锁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输出轴的自锁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电钻等设备中安装有输出轴6,输出轴6上设置有输出轴自锁装置,见附图1至3,普通的输出轴自锁装置包含动力输出盘2、止动圈1、止动块3及自锁销4,动力输出盘2后端连接齿轮传动系统,止动块3连接输出轴6,或止动块3与输出轴6一体。在电钻正常运转时,自锁机构没有起自锁功能,此时动力输出盘2带动止动块3转动,止动块3带动输出轴6转动,输出轴6传输扭矩。但动力输出盘2与止动块3之间必须是很松的间隙配合,使自锁机构能在自锁状态与正常传动状态相互转换,动力输出盘2与止动块3之间相互转动的切换力矩很小,接近于零,这就是普通输出轴自锁装置的缺点。这缺点产生的不良后果有以下两点:其一,在输出轴6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电钻在运转中突然停下时,输出轴6自锁功能起作用,输出轴6被卡住一瞬间,由于自锁销4与止动块3及止动圈1之间存在间隙,这样使用者会听到明显的“喀”“喀”声;其二,电钻急停时,与输出轴6连接的夹头及输出轴6由于惯性会继续转动,输出轴6自锁功能突然起作用,夹头与输出轴6因自锁功能急停,易出现夹头松开的现象,这样会使被夹头夹住的钻头等工件松掉,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由于自锁装置上没有设置缓冲装置,自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出轴的自锁缓冲装置,自锁装置具有缓冲功能,在急停时,自锁装置延迟出现自锁的现象,消除安全隐患,且有效减小自锁装置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输出轴的自锁缓冲装置包括固定不动的止动圈、动力输出盘、输出轴、止动块和自锁销,动力输出盘的前端成型有多个传动凸条,动力输出盘的前端活动套设在止动圈的内腔中;用于带动输出轴旋转的止动块活动套设在动力输出盘前端的内腔中,止动块的侧面间隔排列有供传动凸条插入的直槽和自锁面;自锁销活动置于动力输出盘的相邻两个传动凸条之间,且自锁销位于止动块的自锁面与止动圈的内侧面之间,止动块与动力输出盘或牙箱壳上垂直于轴心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输出轴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将输出轴锁紧在动力输出盘上或牙箱壳的锁紧件,输出轴迫使止动块紧压在动力输出盘前端的内腔或牙箱壳内腔中。
自锁面为平面,止动圈的内侧面为圆弧形面,止动块的自锁面与止动圈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个中间间隙大,两端间隙小的自锁空间。
弹性件为能够提供平行于输出轴的轴心方向的预压力的波形垫片。
波形垫片的中部拱起。
弹性件为能够提供平行于输出轴的轴心方向的预压力的压力弹簧。
输出轴的后端穿插在止动块的中心孔中,且输出轴的后端伸出到动力输出盘的后端,输出轴的后端的锁紧件抵顶在动力输出盘的后端面。
锁紧件为“C”型扣环,“C”型扣环插扣在输出轴上的环形槽中。
动力输出盘的后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传动装置的传动机构。
锁紧件为螺母,螺母螺接在输出轴的后端。
动力输出盘的后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传动装置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止动块与动力输出盘或牙箱壳上垂直于轴心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输出轴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将输出轴锁紧在动力输出盘或牙箱壳上的锁紧件,输出轴迫使止动块紧压在动力输出盘前端的内腔或牙箱壳内腔中;自锁装置具有缓冲功能,在急停时,自锁装置因缓冲功能而延迟出现自锁,消除夹头松开安全隐患,且有效减小自锁装置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输出轴自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输出轴自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输出轴自锁装置处于自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6为附图5中AA截面的剖视图;
附力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群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群胜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取暖桌
- 下一篇:一种自动停滴安全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