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注液管的相变传热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6200.3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吕树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B23K9/16;B23K26/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注液管 相变 传热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注液管的相变传热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相变传热器件大多是采用工质液体相变原理传热的,如平板式热管、回路热管或均温传热板等等。平板式均温传热器件为一内部真空并含液态工质的密封容器。而回路热管也是一种两相高效传热器件,它利用蒸发器内的毛细芯产生的毛细力驱动回路运行,利用工质的蒸发和冷凝来传递热量,因此能够在小温差、长距离的情况下传递大量的热量。
平板式热管或均温板(Vapor chamber)及回路热管(Loop heat pipe)均被认为是下一代极有可能成为主流的电子散热元器件。目前之所以未被广泛使用,除了相变传热器件本身量化制程尚有待加强外(厚度、平整度、内部结构、外形...),也因客户需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组装结构要求;其次,能有效节省制造成本也成为另一项瓶颈,若再加上内部工作流体循环回路迂回等因素,则对于平板式电子传热器件及回路式电子传热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度更会增添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由于现有相变传热器件的制造方法为须将其四周焊接好,再依循钻孔、焊管、真空注液、封管口、点焊等步骤完成,或事先在上下板盖冲模时就预留注液孔而省略钻孔步骤,其余大致相同。利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相变传热器件一般会留下0.5~3公分不等长的注液管,且往往因为制程上的控制不易,从而造成均温或传热的散热效益不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注液管的相变传热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一种无注液管的相变传热器件,包括内部真空并含液态工质的密封容器,所述容器为平板形,容器四周设有先用焊接机进行焊接密封的三条焊接边,以及一条用于注入液态工质的注液边;所述注液边包括用于将工质液体通过针管注入容器的注液缝,所述注液缝上设有当工质液体注入容器后,通过夹具夹紧,并在真空焊接室内焊接密封的焊接密封层。
所述焊接密封层由高频氩弧焊接或激光焊接成。
所述容器上部设有散热翅。
所述容器外设有用于循环冷却液态工质的循流管。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由注液缝和注液缝外的焊接密封层组成的注液边,在焊接密封相变传热器件时,可以留注液缝先不焊接,在用细管通过此缝隙往相变传热器件内充注工质液体,放置到真空条件下,快速焊接密封所留的缝隙,形成注液边,这样就不会留下注液管,并且制程上容易控制,不会造成均温或传热的散热效益不彰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无注液管的相变传热器件,包括内部真空并含液态工质的密封容器1,所述容器1为平板形,容器1四周设有先用焊接机进行焊接密封的三条焊接边2,以及一条用于注入液态工质的注液边3;所述注液边3包括用于将工质液体通过针管注入容器的注液缝4,所述注液缝4上设有当工质液体注入容器后,通过夹具夹紧,并在真空焊接室内焊接密封的焊接密封层5。所述焊接密封层5由高频氩弧焊接或激光焊接成。为了散热,所述容器1上部设有散热翅6;所述容器1外设有用于循环冷却液态工质的循流管7。
其制作原理是:先以高频氩弧焊接机所提供的高能量为相变传热器件四周的三边焊接密封,再以极细的针管通过相变传热器件第四边的缝隙充注工质液体,之后用高紧密度的夹具做好夹紧动作,然后放置到真空焊接室以高频氩弧或激光焊接密封,最后检查完成。
由于可以留注液缝先不焊接,在用细管通过此缝隙往相变传热器件内充注工质液体,放置到真空条件下,快速焊接密封所留的缝隙,形成注液边,这样就不会留下注液管,并且制程上容易控制,不会造成均温或传热的散热效益不彰的情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钟形壳球道对球面同轴度检具
- 下一篇:煤气加热炉和煤气发生炉节能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