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全自动智能滚码防盗电子锁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6198.X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鸿辉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5/06;B60R25/10;B60R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500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全自动 智能 防盗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电子锁,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上的全自动智能防盗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防盗器有指纹的、卫星定位GPS、手机卡GSM和普通型这几种,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被动防盗,其具体一般表现为:
其一,主人必须按遥控器“布防”强迫汽车防盗,切断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此时,周边若有窃贼发射屏蔽器,即同频干扰器,所有的汽车防盗器将失去作用,使汽车无法防盗,这样窃贼就能轻而易举的把车开走。
其二,窃贼若是不发射屏蔽器,而是把汽车的电池松开后再接上,汽车上的防盗器也将失去作用,无法切断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
其三,若遥控器被复制或被偷,则装在该汽车上的防盗器也将失去作用。所以目前市面上的防盗器,包括国产品牌、进口品牌,只能防一般的窃贼。而现在的时代是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也造就了一批高智商的窃贼,这样目前市面上的汽车防盗器在现代社会已无法适应,形同虚设且价格昂贵等等。等汽车被盗后再来卫星定位或打手机通知主人,恐怕为时已晚!
因此,广大消费者意识到以上致命弱点,他们都对现阶段的汽车防盗器失去信心,万般无奈,只能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加装一个暗开关来切断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汽车,但还是不科学,不隐蔽,很容易被找到,仍然达不到良好的防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主动型防盗,防劫持,实现24小时全自动布防,且不管窃贼在非拆车情况下运用任何高科技仪器和手段都无法屏蔽和破解的汽车全自动智能滚码防盗电子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一控制器及一遥控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发动机电路、油泵电路以及一报警单元,当汽车熄火时,控制器同时切断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当钥匙启动发动机时,控制器中设置一间隔时间供遥控器解锁,超过该间隔时间后,报警单元按预设报警时间报警,报警完毕,经过预设间隔时间后继续报警,遥控器中设置解锁密码,遥控器输入解锁密码后,控制器解除报警单元的报警,同时接通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中设置劫持编码,汽车熄火后,把车钥匙转在“ON”的位置,然后按遥控器的“劫持编码”启动汽车,控制器中设置一劫持报警时间,此时窃贼开车超过劫持报警时间后,车辆自动切断油路,经过预设间隔时间后,自动启动报警单元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控制报警单元报警时,在预设报警时间内拔出钥匙,停止报警,再次插入钥匙时,报警器立即报警。
优选地,在发动机电路和油泵电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器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控制发动机电路和油泵电路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发光报警模块,所述发光报警模块为汽车紧急避险灯,所述控制器与汽车紧急避险灯之间设有第三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为可编程遥控器,遥控器包括A、B、C、D按键,每个按键可选择2次,但不能重复按,连续按同一个键只能算一个码。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在分别设置两种密码时,两种密码的编码次序排列不能相同,否则在按“撤防编码”进行撤防时,会被误认为是“劫持编码”进行撤防。
优选地,把车钥匙插进并转在“ON”的位置时,若“撤防编码”或“劫持编码”按错则立即报警。
优选地,当汽车进入启动状态后,控制器不接受任何无线信号(包括本机自配的遥控器)进入本防盗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对继电器采用脉冲触发后继电器自保持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当汽车熄火时,即钥匙在OFF的位置,人性化的防盗器将自动布防,同时切断油泵电路或发动机电路,当窃贼把钥匙插进去企图启动发动机时,防盗器马上启动声光报警一分钟,报警完毕,过15秒钟后继续报警,如此反复。因此,窃贼在非拆车情况下将无法启动汽车,启动时必须用遥控器输入密码,密码输错马上报警,使窃贼无计可施,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鸿辉,未经孙鸿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6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