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5944.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9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2/36;H01R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识别 连接器 及其 导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般的手机系统中,要实现手机的功能,使用者必须拥有一个手机门号及与其对应的用户识别卡。用户识别卡具有多个接触点,其与手机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电性连接,从而实现通话、计账、储存信息等功能。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18680的专利揭示了一种用户识别卡(SIM)卡连接器,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由端子夹持装置和端子组成,该端子夹持装置设有一基板,在基板的中间部分设有若干个空槽,空槽用于容置端子的接触部和弹性臂,基板下表面两端各设有一卡持部,卡持部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凸块,凸块的一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凸部,使两凸块之间形成一夹持槽以固定端子。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14241的专利就揭示了类似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然而,当前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中,当端子受到用户识别卡向下的力时,端子的自由端往往会抵触到相关的印刷电路板,从而损坏印刷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可避免损伤印刷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基部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焊接部,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接触臂,接触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保护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电端子为具有一基部,基部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焊接部,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有一接触臂,接触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保护斜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和导电端子,由于导电端子的接触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保护斜面,当导电端子受到用户识别卡推压时,可使导电端子的接触臂减少与印刷电路板的表面相碰触的机会,即使接触也可避免损伤印刷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基板 10
端子收容槽 11 容纳槽 111
固定槽 112 容置槽 113
容纳孔 12 导电端子 2
基部 20 固定部 21
焊接部 22 接触臂 23
弹性臂 231 接触部 232
下端面 2321 侧面 2322
保护斜面 2323 卡持部 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用户识别卡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及若干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1具有一长方板状的基板10,该基板10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1。所述基板10的下表面两端均向上凹陷形成有若干长方形的容纳槽111,基板10的位于容纳槽111的两侧均向上凹陷形成有两相对的固定槽112,基板10的位于容纳槽111的一端向上凹陷形成有一方形的容置槽113,容置槽113与容纳槽111相连通。所述相邻的一容纳槽111、两固定槽112及一容置槽113共同组成一端子收容槽11。容置槽113的顶壁中部向上凹陷并贯穿基板10从而形成一容纳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