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叶片离心风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5391.1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游斌;李跃飞;马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1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离心 风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叶片离心风轮,特别是适用于空调器、空气清新机、除湿机、新风交换机,抽油烟机等场合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或者采用金属材料浇铸成型的多叶片离心风轮,属于离心风轮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多叶片离心风轮广泛应用各种低压通风换气与散热的场合,特别是在抽油烟机、空气清新机、除湿机、柜式空调,移动空调、中央空调风管机、风机盘管等产品上大量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或办公场合使用的空调器、空气清新机提出了苛刻的性能要求,人们不仅要求空调器、空气清新机运转平稳可靠;而且要求空调器、空气清新机风量大,噪音低,音质好,没有异常的呼呼声或啸叫声等。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53352.4、200320113429.9、20072006071.1中公布的多叶片离心风轮,其加强框的进气端面与风轮叶片的进气端面在同一平面内,叶片与加强框在进气端面侧是平齐的。图1和图2分别为常规的多叶离心风轮的单进气和双进气结构。其加强框2的进气端面6与离心风轮叶片的进气端面8在同一平面内,叶片5与加强框2在进气端面6的一侧是平齐的。即有从加强框2的进气端面6至底盘3的距离H1等于从底盘3至离心风轮进气端面叶片内圆周7的高度H2。存在H1=H2的关系。参考图3,这种多叶离心风轮12与蜗壳9配合使用时,为防止多叶离心风轮12运转时,风轮的进气端面8与蜗壳9的进气口10碰撞,要保证蜗壳进气口10与离心风轮进气端面8之间的轴向距离间隙δ1不能太小,必须大于某一个特定的安全值,这样就引起蜗壳9的内壁端11与多叶离心风轮进气端面8之间的轴向间隙δ2过大,从而导致蜗壳9内部的高压气流从蜗壳进气口10与多叶离心风轮1之间的轴向间隙δ2内泄漏出来,以至引起多叶离心风机12的风量减少,静压降低。同时由于间隙泄漏气流而产生不连续的异常呼呼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地减少多叶离心风轮与蜗壳之间的轴向泄露气流,提高离心风轮的风量与风压,降低噪音,消除多叶离心风轮泄露气流产生的异常呼呼声,并改善音质的多叶片离心风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风轮包括有加强框、底盘和叶片,叶片固定在底盘上,加强框沿径向固定在叶片上,从加强框的进气端面至底盘的距离为H1,从底盘至离心风轮进气端面的叶片内圆周的高度为H2,其中叶片的内圆周往底盘的方向内凹,H1与H2的差在2~30毫米的范围内。
上述底盘上还设有电机安装结构。
上述风轮所设叶片的数量为15片至120片。
上述风轮为单进气或双进气结构。
上述底盘为平面结构或者弧型结构。
上述风轮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或者采用金属材料浇铸成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通过减少常规多叶离心风轮与蜗壳进风口的轴向间隙的结构,同时又保证不会因为风轮的轴向跳动而与蜗壳碰撞,因此,其不仅有效地减少多叶离心风轮与蜗壳之间的轴向泄露气流,提高离心风轮的风量与风压,降低噪音,消除多叶离心风轮泄露气流产生的异常呼呼声,并改善音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多叶片离心风轮。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单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2为常规双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的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3为常规双进气多叶离心风轮与蜗壳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双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单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单进气多叶离心风轮结构示意图及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进气多叶离心风轮与蜗壳配置的示意图。
图中:1为本实用新型多叶离心风轮,2为加强框,3为底盘。4为电机安装结构,5为叶片,6为加强框进气端面,8为离心风轮进气端面,7为离心风轮进气端面的叶片内圆周,9为蜗壳,10为蜗壳进气口,11为蜗壳内端壁,12为常规的多叶离心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5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环冷机鼓风系统的鼓风机消声装置及鼓风机
- 下一篇:压缩机曲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