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4584.5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肖焕昌;肖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志亮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吊 实时 地震 报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报警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固定触点连接报警的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
背景技术
地震是人类的灾难,其突然性、破坏性特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另外生活中存在的楼宇倾斜、遭受重击等其他破坏性现象,也存在震动隐患,现有技术的地震或震感报警装置一般由传感器、报警器等构成,其报警器部分是通过信号开关接通固定的接触点才开始报警的,这些开关触点一般是金属材质,易产生锈或腐蚀,时间久会影响使用效果,且其结构比较复杂,体积较大,生产成本很高,不适用于普通人群使用,同时这些仪器一般是单位使用,在预警后公布会有时间滞后,从而会出现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不能提供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无固定触点报警的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与地面连接,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架、吊锤、连接线、电源及报警器,支架上设置有面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锤设置有若干个,按重量大小呈规律设置,通过连接线固定在支架内,吊锤与吊锤周围设置的导线构成震感信号网络,该震感信号网络的导线与报警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震感信号网络的吊锤按重量大小分成三类,最大重量设置在面板下中心位置,次重量及最小重量依次间隔规律设置在中心周围,构成三级震感提示信号系统。
所述吊锤可以为塑料球或玻璃球。
所述电源为直流或外接交流电源。
所述报警器由蜂鸣器构成,报警器还可以连接室内控制报警系统。
所述震感信号网络通过导线还连接有灯光提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主要由检测震感的吊锤构成震感信号网络,通过导线与报警器开关连接,在检测震感后吊锤触动导线即实时报警,可有效地提供警示,震感范围在500米半径左右,且对比触点式报警开关,触发信号更直接,也不存在触电开关失效的问题;另外其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方便普通人群使用,有良好推广价值。
2、本震感信号网络可分成三级震感提示,根据不同的震级,进行不同提示,起到准确提醒、疏散撤离的作用,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提供声音警示外,还可以连接整个室内报警系统,警示覆盖范围广;另外还可以通过连接的灯光提示装置,提供灯光信号提示,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震感信号网络的吊锤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吊锤(A、B、C)3、报警器4、面板5、底座、6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垂吊式实时地震报警仪,安装使用时与地面连接,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架1、支架1内悬挂的吊锤2、吊锤2上的连接线、报警器3及连接的电源,支架1上设置有面板4和底座5,所述吊锤2设置有若干个,按重量大小呈规律排列布置,并通过连接线固定在支架1内,吊锤2周围横纵设置有导线6,二者构成震感信号网络,该导线6与报警器3开关连接。由于重力的作用,吊锤2处于垂直状态,吊锤2接收到震感信号,会产生位移而触碰到周围的导线6,进而引发报警器3报警;吊锤2按重量大小分成三类(A、B、C),最大重量A设置在面板4下中心位置,次重量B及最小重量C依次间隔规律设置在中心周围,构成三级震感提示信号系统,这样可以根据震感信号,区分震级大小,可以提供较准确的提示;所述吊锤2可以为塑料球或玻璃球;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电源可以为直流的电池或插接电的外接交流电源;所述报警器3由蜂鸣器构成,还可以与室内控制报警系统连接,这样报警提示范围可以覆盖更广。
所述震感信号网络通过导线还连接有灯光提示装置,如闪灯等,通过灯光与声音起到双重提示作用。另该吊锤还可以是块状或其他材质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他类同、等同的构造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志亮,未经肖志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4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空停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数字多媒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