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合一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3314.2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宪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冲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冲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27/00;H01R13/26;H01R13/40;H01R13/648;G06K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16000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合一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装置,例如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个人数码助理(PDA)、数码照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车载导航装置,都用能使用各种类型记忆卡的卡连接器,记忆卡的类型可以是使用者识别模块(SIM)卡、多媒体(MMC)卡、安全数码(SD)卡、迷你SD卡、XD图像卡、记忆棒、智能媒体卡等等。然而,当今电脑也正朝轻、薄、短、小之趋势发展,基于成本及使用方便性考虑,已发展出共享型插卡连接器,以便能利用一个连接器插接多种记忆卡,其中就有这样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其中供SD卡配合的导电端子对应卡合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中,该端子槽中靠近导电端子卡合部位的上方设有一横梁臂,该横梁臂悬于导电端子具有弹性部尾端上方且正面压住导电端子弹性部尾端,如此该导电端子会因该横梁臂的限制导电端子弹性部尾端的活动空间,使得导电端子弹性部位活动空间缩小,进一步影响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塑胶特性以及插卡方式不对容易引起连接器变形、插卡不顺,读卡不良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三合一卡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组以及遮蔽壳体,上述绝缘本体包括底板、两边的侧杆及一连接于两侧杆间的端板,所述遮蔽壳体罩覆于绝缘本体上形成有一供记忆卡插设的插接口,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复数排端子槽;上述导电端子组包含有复数排与SD卡、MMC卡、MS卡配合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对应插入上述端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中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以及由固定部一端延伸而成的弹性部、焊接部,上述固定部嵌于对应的端子槽中,在该端子槽内侧凸设有可抵止该固定部且未压住弹性部的凸块。
所述两侧杆靠近插接口位置处设有卡孔,对应的遮蔽壳体上设有与该卡孔卡合的卡扣。
所述端板上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遮蔽壳体延伸有弹片,该弹片置入贯穿通孔内。
所述绝缘本体两侧杆内嵌设有接触弹片,上述遮蔽壳体两侧边分别设有侧弹片;同一侧的接触弹片与侧弹片之间由凸设于绝缘本体上凸柱隔开。
所述端板外侧的两端分别凸设有用于保护导电端子组的焊接脚及接触弹片延伸端的防护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上述导电端子由所对应配合的端子槽内设置的凸块作为定位支点,取代现有技术中正面压住导电端子的横梁臂,进而提高导电端子的弹性部尾端活动空间,即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上对应的端子槽之间卡合结构,使得导电端子尾端的活动空间得以提高,进而有效地延长该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组的组装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遮蔽壳体 11、侧弹片
12、卡扣 13、弹片
2、绝缘本体 21、底板
22、侧杆 23、端板
24、插接口 25、插槽
26、卡孔 27、接触弹片
28、凸柱 29、防护凸块
210、211、端子槽 2101、凸块
212、贯穿通孔 3、导电端子组
31、32、导电端子 311、固定部
312、弹性部 313、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三合一卡连接器,包括遮蔽壳体1、绝缘本体2以及导电端子组3,其中:
所述遮蔽壳体1罩覆于绝缘本体2上,该遮蔽壳体1两侧边分别设有侧弹片11;同时该遮蔽壳体1一端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卡扣12,该卡扣12对应扣入绝缘本体1内;上述遮蔽壳体1另外一端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弹片13,该弹片13对应置入绝缘本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冲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冲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冲压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冲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