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染机之输送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834.X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7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忠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B65G15/4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染 输送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机之输送带结构,尤指一种伸缩小、耐温高、耐酸碱、不蛇行特点之高刚性不绣钢输送带。
背景技术
现今的印染机于生产工业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多,更是高精密印染印刷不可或缺的工具机,所以,如何针对印染工具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是目前业界的重点。
习式印染机输送带一般区分为两种:橡胶和聚氨酯输送带,此两种输送带不耐高温一般约70℃以上就会变形、且伸缩率较大、不耐酸碱溶剂、容易于传输过程蛇行变形、跑偏等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印染机输送带,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解决上述印染机输送带不实用之缺陷,采用单一薄片弯曲结合式之高刚性不绣钢材料所制成之输送带,其具伸缩小、耐温高、耐酸碱、不蛇行之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印染机之输送带结构,其包括:一输送带,该输送带为单一薄片弯曲结合式高刚性不绣钢材料所制成;一组转轴,输送带套设于该转轴上。
优选地,该输送带宽度设为1~3M、厚度为0.1~1.0mm。
优选地,该输送带于结合处开设结合凸口与结合凹口相结合。
优选地,该输送带结合凸口与结合凹口之结合方式为黏合之方式相结合。
优选地,该输送带结合凸口与结合凹口之结合方式为点焊之方式相结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一薄片弯曲结合式高刚性不绣钢材料作为印染机输送带,如此设计不仅印染效果好易于维护及清理,且又达到更加实用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分解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构成内容及其它特点,将可于阅读以下配合附图之实施例详细说明后,而趋于明了。
如第1~3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一种印染机之输送带结构,主要包括:
一输送带1,该输送带1为单一薄片弯曲结合式高刚性不绣钢材料所制成,其具伸缩小、耐温高、耐酸碱、不蛇行之特点;
其中,该输送带1之宽度可设为(1~3M),厚度为(0.1~1.0mm),且于结合处开设结合凸口11与结合凹口12相结合,如此设计可在输送时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一组转轴2,该转轴2供输送带1套设;
藉由采用一薄片弯曲结合式高刚性不绣钢材料作为印染机输送带,如此设计不仅印染效果好,易于维护及清理且又达到更加实用之目的。
上述之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类技艺之人仕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份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出本实用新型之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忠,未经李清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