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服液瓶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51047.5 | 申请日: | 2009-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02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兴豪 |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15071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服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服药物的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口服液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口服液瓶多为玻璃制成的口服液瓶,瓶体结构包括瓶颈和瓶身,使用时需借助辅助工具锯断瓶颈,不便于消费者使用与随身携带且易将辅助工具丢失而造成瓶体无法开启,而且在锯断瓶颈时易将玻璃碎片混入口服液中,危害人体的健康,人们发明了一种瓶体与瓶盖分离的口服液瓶。
现有技术中,瓶体与瓶盖分离的口服液瓶大致分为三种封装方式,螺旋拧紧式的封装方式,该种口服液瓶的瓶盖由铝合金制成,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密封效果不好,容易在包装与运输中造成口服液的浪费;同时在打开口服液开口后,瓶盖完全脱离瓶身,有可能被随意丢弃而污染环境。
易拉盖式的封装方式,当打开口服液开口时,使用者用力过小使得开启时费力,用力过大使得拉条容易拉断,造成手指划伤,且无法打开瓶盖,造成口服液的浪费,易拉口的质量也不易保证,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瓶盖直接刺穿吸服的包装瓶,该种口服液瓶在盖顶部压制有一个小面积的薄区,用塑料吸管的尖部刺穿该薄区直接吸服,该种封装方式虽然克服了易拉盖式口服液瓶的缺点,但由于吸管向下用力刺穿薄区,使得薄区完全向瓶体内下陷,或者用力过猛将使得整个薄区落入口服液中,同时瓶盖顶部的一些灰尘等也较易落入瓶内,污染口服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身携带、随时使用、开启方便、安全卫生的口服液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服液瓶,包括瓶颈和瓶身,其中,所述瓶颈包括根部和端部,所述根部连接于所述瓶身,所述瓶身具有中空腔体结构。瓶颈与瓶身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便于随身携带,随时使用,而免去借助辅助工具等开启瓶盖的麻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服液瓶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瓶身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瓶身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瓶颈的根部相连接。设置凸起结构,更易使瓶颈折断。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瓶颈的根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接合边。当用拇指一按瓶颈,在接合边处,将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逐渐扩展,导致瓶颈折断,此时由于接合边的一侧受力,所以折断的瓶颈还连接于所述瓶身上,而不是完全脱离瓶身,从而不会随便乱丢瓶盖,有利于保持环境卫生。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设置有梯级结构。便于使用者拇指用力,而不卡手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服液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瓶身的底部设置有底盖,用于密封所述瓶身中的液体。口服液体从底盖处注入瓶体内,装配工艺步骤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上端设置有槽口。便于从注塑机的模具上取下底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槽口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与所述瓶身的内壁的配合处设置有细条纹。使得底盖与瓶身的密封效果更好,防止瓶中液体的渗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服液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瓶颈为梯形体瓶颈,所述梯形体瓶颈的大小与拇指指腹的大小相吻合。便于使用者施加压力,折断瓶颈。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体瓶颈的端部的两端为圆角形设计。可以装饰美观瓶体又使得梯形体边的尖端不易划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瓶颈与瓶身一体化结构设计,通过瓶颈根部的接合边受力,只需用拇指一按瓶颈,便可折断方便开启;同时安全卫生,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方便消费者饮用;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原料制成,重量轻、耐撞击、不破损;注塑成型,制造工序简单,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口服液瓶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包括:1——瓶颈、11——端部、2——凸起结构、3——瓶身、4——底盖、5——梯级结构、6——接合边、7——槽口、8——细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服液瓶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瓶颈1和瓶身3,其中,所述瓶颈1包括根部和端部11,所述根部连接于所述瓶身3,所述瓶身3为圆柱体形,且为中空腔体结构。瓶颈1与瓶身3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便于随身携带,随时使用,而免去借助辅助工具等开启瓶盖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兴豪,未经徐兴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