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萃取槽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892.0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陆凯忠;李平艳;杜元富;李宇明;奚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22B3/02;C22B3/26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8103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萃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冶金萃取槽或混合澄清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将萃取槽设置在反萃槽上方的复合萃取槽。
【背景技术】
萃取与反萃取是湿法冶金常用的单元操作,用于提取分离和富集物质;也常用于环保设施,分离和除去废水中有害成分。萃取主要用来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混合液中组分的分离,通过萃取将多种组分共存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将某一种溶质A转移到萃取剂中;反萃取则可将已转移至萃取剂中溶质A转移至反萃液中,从而达到分离与富集的目的。
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照构造特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如萃取槽(混合-澄清器),两相间的混合依靠机械搅拌,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操作;二是塔式,如填料塔、筛板塔和转盘塔等,连续操作方式,依靠密度差或加入机械能量造成的振荡使两相混合;三是离心式,依靠离心力造成两相间分散接触。
在湿法冶金工业中,萃取与反萃取常用设备是萃取槽与反萃槽,萃取槽与反萃取槽的区别在于:进出槽的输液管道连接方式不同,混合澄清室所起的作用不同。萃取槽是以n个混合澄清室为萃取单元,富含溶质A的液体在槽内连续流过n个混合澄清室(n级萃取)后成为萃余液排出,一个萃取槽一般可以并联多个萃取单元,它的作用是将溶质A萃取至萃取相中;而反萃槽则有多个洗涤室与有m个混合澄清室组成的反萃单元,反萃单元用于将萃取相中的A转移至反萃液中,反萃单元之前及之后有用于洗涤的混合澄清室,可以将萃取相洗涤使之再生后,返回萃取槽重新使用。
萃取槽与反萃槽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减级数,级效率高,操作稳定,弹性大,结构简单,设备投资较少,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普遍。现有的萃取槽和反萃槽是水平分开设置的,占用空间很大,每台萃取槽所需要的使用面积数十平方米,如同时设置反萃槽,使用面积可达百余平方米。同时,萃取槽与反萃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萃取槽中的有机相液面高度与反萃槽中有机相的液面高度基本一致,有机相常不能顺利地从萃取槽流入反萃槽,特别是有机相产生乳化现象时,流动更为困难,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的复合萃取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萃取槽、反萃槽和支架,萃取槽与反萃槽均由多个混合-澄清室组成,反萃槽固定在支架的下部;萃取槽位于反萃槽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的上部;萃取槽与反萃槽之间设有液体相通的上下槽连通管。
所述反萃槽通过有机相出管与集液池相联通。
所述集液池通过泵和有机相提升管与高位槽相联通。
所述高位槽通过有机相进管与萃取槽相联通。
使用时,萃取相(一般是有机相)从高位槽流入萃取槽,被萃取相(一般是水相)从萃取槽的另一端进入,萃取相与被萃取相逆流而行,两相进入混合-澄清室的混合器后,在机械强力搅拌之下,两相充分接触,发生溶质的交换,然后进入澄清室,由于密度差而两相分层,有机相与水相背向而流,有机相进入第2个混合-澄清室与新的水相重新混合-澄清,将水相中的溶质A不断转移至有机相,完成逆流萃取过程。
经多级萃取后的有机相,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萃取槽与反萃槽之间的连通管道,流入复合萃取槽的下部反萃槽,在反萃取槽中,一般先经过洗杂、反萃取、洗杂再生三个步骤;反萃槽的反萃过程与萃取过程相似,区别在于水相为反萃取液,完成反萃取过程后的有机相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集液池,用泵抽入高位槽,开始新的萃取-反萃取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萃取槽设置在反萃槽上方,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萃取槽与反萃槽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只使用1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使各混合室的搅拌器同时运转,操作与维护较为简便;同时,萃取槽比反萃槽位高,萃取槽中的有机相能顺利地流入反萃槽中,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萃取槽,2-反萃槽,3-支架,4-集液池,5-高位槽,6-泵,7-上下槽连通管,8-有机相出管,9-有机相提升管,10-有机相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复合萃取槽,包括萃取槽1、反萃槽2和支架3,反萃槽2固定在支架3的下部;萃取槽1位于反萃槽2的上方,并固定在支架3的上部;萃取槽1中的有机相液体通过上下槽连通管7流入反萃槽2中;所述反萃槽2中的液体通过有机相出管8流入集液池4中,集液池4中的液体通过泵6和有机相提升管9输送到高位槽5中;所述高位槽5中的液体通过有机相进管10流入萃取槽1之中。萃取槽1和反萃槽2槽体长500-1000cm、高65-85cm、宽160-240cm,萃取槽1底部与反萃槽2之间的间距为15-50cm。有机相经高位槽到复合萃取槽再到集液池最后到高位槽构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型调羹
- 下一篇:具有较小蹼动阻力的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