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瓶机的气液联动锁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0753.8 | 申请日: | 200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5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温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振平 |
| 主分类号: | B29C49/56 | 分类号: | B29C49/56;B29L22/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雄 |
| 地址: | 51054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吹瓶机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瓶机锁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吹瓶机的气液联动锁模装置,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格的PP吹瓶机或PET吹瓶机。属于以瓶坯吹制塑料容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瓶胚吹制塑料容器的设备俗称吹瓶机。现有技术中,吹瓶机的锁模装置大多采用开合式锁模结构,这种开合式锁模结构有二种结构形式:(1)采用气缸及其带动的联杆驱动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下缺点:机械转动连接点多,容易产生磨损,在高压吹气作用下易产生变形,容易影响模具的夹紧、产生涨模,造成废品。(2)中国专利公报公开名称为“塑料吹瓶机的开合锁模装置”、专利号为“02288013.5”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主要是采用气压与液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模锁模和开模。虽然能够解决机构磨损而导致锁模松动的问题,但由于其采用气体直接与油缸中的油接触,容易产生气、液混合,因此,一方面存在油液易挥发、排放污染气体的缺陷,另一方面,该专利存在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和成本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开合式锁模装置存在油液易挥发、排放污染气体以及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和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快速准确和使用成本低的吹瓶机的气液联动锁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吹瓶机的气液联动锁模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在机架上设有气液联动增压机构,该气液联动增压机构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锁模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液联动增压机构由增压缸、油缸和储油罐构成,储油罐的内腔与油缸的内腔连通,储油罐设有进气口,油缸设有进气口;在储油罐的进气口与油缸的进气口之间设有储油罐活塞和油缸活塞;在增压缸的上进气口与下进气口之间设有增压活塞,增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油缸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增压缸和储油罐可以并行设置,油缸可以设置在储油罐的底部并与储油罐;增压缸的活塞杆伸入到在油缸内腔的尾部,油缸的活塞杆构成气液联动增压机构的输出轴、并通过连轴器与锁模机构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连轴器包括连轴节、连接板之一、连接板之二、连接板之三、齿轮、齿条之一和齿条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活塞将气体与液态油分离,并利用活塞运动驱动输出轴工作,从而克服现有的开合式锁模装置存在油液易挥发、排放污染气体的缺陷,具有环保、锁模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增压缸、油缸和储油罐连接成一体,油缸和储油罐的内腔通过油液直接连通,增压缸的活塞杆伸入油缸的内腔中,构成一体化结构,因此,具有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及维护方便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联动增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联动增压机构与连轴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
图1、图2和图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包括在机架9上设有气液联动增压机构1,该气液联动增压机构1的输出轴通过连轴器与锁模机构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液联动增压机构1由增压缸1-1、油缸1-2和储油罐1-3构成,储油罐1-3的内腔与油缸1-2的内腔连通,储油罐1-3设有进气口1-3-1,油缸1-2设有进气口1-2-1;在储油罐1-3的进气口1-3-1与油缸1-2的进气口1-2-1之间设有储油罐活塞A1和油缸活塞A2;在增压缸1-1的上进气口1-1-1与下进气口1-1-2之间设有增压活塞A3,增压缸1-1的活塞杆1-1-3伸入油缸1-2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增压缸1-1和储油罐1-3并行设置,油缸1-2可以设置在储油罐1-3的底部并与储油罐1-3;增压缸1-1的活塞杆1-1-3伸入到在油缸1-2内腔的尾部,油缸1-2的活塞杆1-2-2构成气液联动增压机构1的输出轴、并通过连轴器与锁模机构10的输入轴连接。连轴器包括连轴节2、连接板3、连接板4、连接板8、齿轮5、齿条6和齿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振平,未经温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禽恒温电孵化器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复位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