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能空调机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0691.0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肖洪海;叶燕琴;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双皓 |
| 地址: | 519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能 空调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蓄能空调机组的系统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冰蓄冷技术是一项投资较少、见效快的调荷措施,能有效缓解国家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目前国内开展的冰蓄冷相关项目基本为大型中央空调项目,采用的冰蓄冷形式多种多样。但由于大型中央空调冰蓄冷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蓄冰系统设备庞大,占地空间大、设备数量增加,投资增大,各种供冷蓄冷管路复杂,控制困难,而且施工量大,在国内推广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现有技术中的小型冰蓄冷机组的空调机组由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和带阀门组件的冰蓄冷机组组成。虽然该空调机组具备安装灵活、小型化等众多优点,但这种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在蓄能桶中的换热盘管内会存留不定量的制冷剂和润滑油,造成系统运行的制冷剂和润滑油量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影响系统运行;
2)蓄冰模式的回气接入点处于四通阀和室内机之间,在制热模式下必须在制冰电磁阀后加装单向阀防止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反向泄漏:此结构设计复杂、可靠性差、蓄冰模式下的系统流动阻力加大;
3)各种阀门整合成独立的组件,不方便生产运输,更不方便控制和产品认证等;
4)为实现各种模式转换需要电磁阀数量较多,并且由于现有电磁阀关闭后通常会出现反向泄漏问题,因此还必须采用单向阀与电磁阀串连使用,以防止制冷剂从关闭的电磁阀处反向泄漏,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以上不足之处的蓄能空调机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空调机组,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具备安装灵活、小型化等优点,通过控制不同阀门的开关组合,该空调机组可以实现常规制冷、常规制热、蓄冷、释能制冷四种运行模式的切换,且保证机组可靠运行并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蓄能空调机组,包括有:控制系统、室外机组、室内机组、蓄能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和蓄能装置之间的多条冷媒管道;冷媒在所述冷媒管道内循环流动;所述室外机组包括有:压缩机、室外换热器、以及节流装置;其中,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有阀门组件一和阀门组件二;所述阀门组件一由电子膨胀阀一和单向阀一并联组成;所述阀门组件二由单向阀二、电磁阀一、及电子膨胀阀二并联组成。
所述阀门组件一和阀门组件二之间连接有储液罐,所述阀门组件一连接储液罐的端口一,所述阀门组件二连接储液罐的端口二。
所述室外机组包括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端口一连接室内机组,端口二连接室外换热器,端口三连接压缩机排气管、端口四连接蓄能装置。
所述蓄能装置与四通阀端口四之间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蓄能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阀门组件二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与蓄能装置连接。
所述室内机组包括有一台或一台以上的室内机,各室内机均自带独立的电子膨胀阀;各室内机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室外机组包括有两根冷媒管道与室内机组连接,所述两根冷媒管道在所述室外机组内分别连接四通阀的端口一和电磁阀二。
所述蓄能装置包括有:保温结构、换热盘管、制冷剂分配器及固定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能空调机组,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和蓄能装置之间通过管路相连接,形成蓄能空调系统。通过控制不同阀门的开关组合,从而实现常规制冷、常规制热、蓄冷、释能制冷四种运行模式的运行,各种模式下制冷剂都必须经过蓄能装置,可解决蓄能装置内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存留问题。在蓄冷模式中,蓄能装置中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汽经过电磁阀二后直接返回到四通阀的低压回气口后面,故此电磁阀不需串连单向阀以防止制冷剂反向泄漏,简化结构,减少系统阻力;可解决制冷剂从电磁阀反向泄漏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采用电磁阀仅为两个,并且不需要在电磁阀上串连单向阀使用,可以有效的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阻力,提高系统可靠性。
在制冷系统方面把各种制冷剂换向阀门整合到室外机组中,方便生产、运输、控制和维修、产品认证等;
蓄能装置在电网低谷时期作为蒸发器蓄冷,用电高峰期作为冷凝器的过冷器,即冷媒经过冷凝器换热后,再进入蓄能装置,进行二次换热提高过冷度,改善整个系统性能,增加制冷量,减少空调用电量,实现电力负荷“移峰填谷”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全功能制冷循环系统
- 下一篇:多模式语音提醒戒烟打火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