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箱气压充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0538.8 | 申请日: | 200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继军;杨燕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骏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2316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气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气压充水设备,具体是指一种产品浸水泄漏检测时水箱气压充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产品浸水泄漏检测多是直接将工件封堵浸入盛水的水箱中,或者通过水泵向放置工件的箱体内充水,再或者固定封堵工件上升下降水箱等方式。
对于直接将工件浸入盛水的水箱中的方式,适用于封堵位置简单的工件,并且需要依赖人工操作。结构简单,性能单一,水介质容易脏污。
对于通过水泵向放置工件的箱体内充水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封堵位置简单的工件,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人工操作。结构较简单,但设备成本需要增加,能耗大。
对于固定工件上升下降水箱的方式,适用于封堵位置复杂的工件,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很复杂,并且设备成本较高,需要液压站,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产品浸水泄漏检测时的水箱气压充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水箱气压充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上的下水箱,在下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的下水箱还与排气口封闭汽缸、排气口装置和充水管连接,排气口装置与储气罐连接,充水管与放置需要浸水试验检测的产品的上水槽连通,上水槽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所述的上水槽上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的机架本体包括下机架、工作台板、主压封支撑装置,下水箱设置于下机架上,上水槽设置于工作台板上,主压封支撑装置设置有主压封气缸和上封堵夹具,上水槽上设置有下封堵夹具,待检测的产品放在上水槽中的下封堵夹具上,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主压封气缸带动上封堵夹具压紧和封堵产品。
主压封气缸、排气口封闭汽缸和排气口装置通过切换电磁阀与储气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应用效果,充分考虑各类浸水泄漏检测方式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产品浸水泄漏测试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节省成本、节约能源、安全可靠、性能卓越、应用广泛。此外,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封装夹具满足各类产品的浸水泄漏检测的试验。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基于气体易压缩,洁净的特点,对封闭的水箱进行充气,从而将封闭水箱的水充入到另一个敞开的放置工件的箱体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产品浸水泄漏测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箱气压充水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箱气压充水装置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箱气压充水装置储气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图3所示,一种水箱气压充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上的下水箱9,在下水箱9上设置有进水口14,所述的下水箱9还与排气口封闭汽缸10、排气口装置11和充水管17连接,排气口装置11与储气罐13连接,充水管17与放置需要浸水试验检测的产品的上水槽18连通,上水槽18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5。
为了便于观察上水槽中的产品情况,在上水槽18上设置有观察窗16。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机架本体包括下机架2、工作台板4、主压封支撑装置6,下水箱9设置于下机架2上,上水槽18设置于工作台板4上,主压封支撑装置6设置有主压封气缸12和上封堵夹具8,上水槽18上设置有下封堵夹具19,待检测的产品放在上水槽18中的下封堵夹具19上,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主压封气缸12带动上封堵夹具8压紧和封堵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下水箱进水口14充入洁净的水,当需要浸水试验时,先让排气口封闭气缸10动作,下水箱9成为一个封闭的箱体,再从储气罐13中向排气口装置11处充入空气,气体在封闭的箱体中压迫水介质通过与上水槽18连通的充水管17内进入到上水槽18中,直至水位传感器5给出到达水位正常信号后,停止向下水箱9内充气。通过观察产品上气泡泄漏的状态判断产品的好坏。当需要结束浸水试验时,驱动排气口封闭气缸10打开,下水箱9与外界大气连通,充入水箱中的压缩空气排出,上水槽18的水介质回流到下水箱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骏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骏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