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0348.6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滨;黄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滨;黄文辉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池的壳体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池一般由外壳体、电极及电池内芯构成,根据电池的形状,其外壳体可以由长方体或相应的电池形状,由于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电池基本处于运动状态,如汽车电池等,产生碰撞过程中易损坏,同时电池不易固定,电池的底部也易造成损坏,从而会出现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牢固、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套接有一底座,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形状相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为过盈配合。
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为在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凹槽与凸筋。
所述夹紧装置为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
所述夹紧装置为在底座上端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的扣合榫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电池座由与电池本体配套的底座构成,可有效地保护电池本体,结构更为牢固,同时电池的固定更为方便,从而使电池的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外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本体 2、外壳体 3、底座 4、凹槽 5、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1,电池本体1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外壳体2内设置有电池本体材料,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壳体2底部套接有一底座3,该底座3内腔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形状相匹配,电池壳体插入底座内。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底部为过盈配合,在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为在底座3的内腔壁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的凹槽4与凸筋5,该凹槽4与凸筋5的位置、数量为对应设置。
如图4,上述实施例中,该夹紧装置可以为底座3内腔壁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
如图5所示,另外所述夹紧装置也可以为设置在底座3上端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的扣合榫销。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他类同、等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滨;黄文辉,未经彭滨;黄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0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种分母液中提取镓的离子交换法
- 下一篇:一种胸腺五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