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定髁板螺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8324.7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涛;杨惠林;刘凌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螺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锁定髁板螺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类骨折具有以下特点:(1)伤者大多为青壮年;(2)骨折情况更为复杂,常为严重粉碎,累及股骨下端、髁上、髁间并波及膝关节,因开放骨折或松质骨嵌压多形成缺损;(3)常伴有多发性损伤。
目前,用于治疗骨折的医疗器械应用最广的是髁动力加压螺钉(DCS),其一般包括主体钉钢板及其套管、主拉力螺钉、主拉力钉尾螺帽和皮质骨加压螺钉,所述主拉力螺钉和主拉力钉尾螺帽配合,所述主体钉钢板上还设有复数个加压通孔。使用时,先将主拉力螺钉钉入股骨远端骨块,再将套管套接在主拉力螺钉上,再拧入主拉力钉尾螺帽将主体钉钢板的一端固定于骨块上,然后将主体钉钢板自然贴合于股骨一侧,由于主体钉钢板是按照股骨的形状设计的,因此能使骨折的股骨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将若干个皮质骨加压螺钉通过加压通孔将主体钉钢板整体固定于股骨上,从而完成手术。
然而,上述髁动力加压螺钉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主体钉钢板的近套管的一端只有一个固定点,即仅以主拉力螺钉实现固定,造成了该处的固定强度不高,易出现螺钉松动而导致固定失败,特别是在骨折处于低位且骨折严重时,或者患者存在大量运动的情况;(2)现有的主体钉钢板上的加压通孔和皮质骨加压螺钉的尾部均是光滑的,可以相对滑动,钉板之间无锁定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是依靠皮质骨加压螺钉压住主体钉钢板实现固定的,因此该固定强度较低,有进一步提高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髁板螺钉系统,以提高主体钉钢板和股骨的固定强度,防止手术失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定髁板螺钉系统,包括主体钉钢板及其套管、主拉力螺钉、主拉力钉尾螺帽和皮质骨加压螺钉,所述主拉力螺钉和主拉力钉尾螺帽配合,所述主体钉钢板的近套管的一端设有一体结构的膨大部,所述膨大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通孔;所述主体钉钢板上设有复数个主体钉钢板螺纹钉孔;所述皮质骨加压螺钉的尾部设有与所述主体钉钢板螺纹钉孔配合的螺纹。
上文中,所述主体钉钢板及其套管是现有技术,设计成与股骨远端解剖形态相同的呈95°弯曲,使其能紧密贴附于骨面。所述主体钉钢板的套管、主拉力螺钉和主拉力钉尾螺帽三者相互配合通过主拉力螺钉将主体钉钢板的一端固定于股骨远端骨块。所述膨大部是为了在其上设置螺纹通孔,与主拉力螺钉一起来增加该处的固定强度,所述膨大部可以设计成弧形或勺形。所述膨大部上的螺纹通孔和主体钉钢板螺纹钉孔均是指带有螺道的通孔,可以与螺钉配合构成钉板相对固定的结构,两者的通孔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通孔为2个,均布于所述膨大部上。与主拉力螺钉一起来提高该处的固定强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主体钉钢板的近套管端设置了一体结构的膨大部,并在膨大部上设置了螺纹通孔,从而与主拉力螺钉一起增加了主体钉钢板远端的固定强度,可有效防止手术失败。
2、本实用新型在主体钉钢板上设置了主体钉钢板螺纹钉孔,并同时在皮质骨加压螺钉的尾部设置配合的螺纹,使得当皮质骨加压螺钉钉入主体钉钢板时,两者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即达到钉板一体化功能,从而提高了锁定髁板螺钉系统的固定强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体钉钢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主拉力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皮质骨加压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主体钉钢板;2、套管;3、主拉力螺钉;4、主拉力钉尾螺帽;5、皮质骨加压螺钉;6、膨大部;7、螺纹通孔;8、主体钉钢板螺纹钉孔;9、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涛;杨惠林;刘凌,未经张洪涛;杨惠林;刘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8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