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7476.5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平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含油 污水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油水分离装置是由一级油水分离器、螺杆泵(柱塞泵)、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电气控制箱、电磁阀、二级乳化油分离装置等组成,其乳化油分离主要是通过膜法渗透处理萃取污水中的滤过水,这种膜容易堵塞,而且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它不但处理的效果好,而且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粗滤器、一级分离器、二级乳化油分离器、精滤器和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粗滤器入口与舱底连通,出口依次通过吸水/排油阀与一级分离器的上部连通,一级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螺杆泵,螺杆泵的出口通过三通阀分为两路,一路分别与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和舷外连接,另一路依次与精滤器与二级乳化油分离器的底部连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的顶部分别与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和舷外连接。
所述的一级分离器设置为用重力分离器,重力分离器的上部设置为集油室,集油室上设有的内部扩散喷口依次通过吸水/排油阀与粗滤器连通,下部为聚结器,聚结器的出口与螺杆泵连接。所述的二级乳化油分离器的内腔内设有纳米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力分离和纳米吸附相结合的技术对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一级分离器可将φ60μm以上油粒进行分离,可使处理效率提高到95%以上,φ5μm以上油粒采用先进粗粒化材料分离,处理效率为99%,二级乳化油分离器设置了纳米吸附装置对乳化油进行吸附处理,避免清洗困难,从而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纳米吸附装置可再生重复利用,无需用化学药剂清洗,正常运转时间超过1000小时。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成本低,纳米吸附装置可再生重复利用,无需用化学药剂清洗,装置故障率低,寿命长,从而获得高效、高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油水种分离装置,它包括粗滤器1、一级分离器2、二级乳化油分离器6、精滤器4和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5,粗滤器1入口与舱底连通,一级分离器2设置为用重力分离器,重力分离器的上部设置为集油室,集油室上设有的内部扩散喷口依次通过吸水/排油阀与粗滤器1的出口连通,重力分离器的下部为聚结器,聚结器上设有的出口与螺杆泵3连接,螺杆泵3的出口通过三通阀7分为两路,一路分别与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5和舷外连接,另一路依次与精滤器4与二级乳化油分离器6的底部连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6的顶部分别与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5和舷外连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5的内腔内设有纳米吸附装置.
螺杆泵3在一级分离器2出口处抽吸处理后的排水过程中,使一级分离器2内产生真空,舱底水经过粗滤器1和上部吸水/排油阀进入分离器内部扩散喷口,进行重力分离,大油滴浮至顶部集油室,含有小颗粒油滴的污水向下进入特制的聚结器,在内部进行聚结分离,形成较大油滴继续上浮至顶部集油室。分离后的污水经分离器底部由螺杆泵3排出,合格的排放水排舷外。当排放水不达标时,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5发出信号,转换三通阀7动作,使一级排放水进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5继续进行微滤分离处理。含有极细微小油珠及微小固体悬浮物的油污水经精滤器4过滤后,进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底部,通过两级纳米吸附装置,污油被吸附装置吸附掉,干净的达标水排出舷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平,未经张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74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旋转吊架电磁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