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873.0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姜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活性炭 自动 湿式投加 设备 混合 粉尘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吸收装置,该装置用于吸收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
背景技术
我国的饮用水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源中的有机物种类多,在水处理过程中,通常投加活性炭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等杂质。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有效去除原水的色度、浊度和异味,有效降低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粉末活性炭的投加方式通常采用湿式投加方式,即将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后,再通过计量泵将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投入原水中。
粉末活性炭湿式投加设备具有若干混合筒,混合筒一般带有搅拌装置,粉末活性炭与水在混合筒中混合均匀后,再通过计量泵将混合液投入原水中。在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若干混合筒串联,粉末活性炭和水都是自动加入混合筒中的,混合筒为封闭式,为了使混合筒中的压强保持恒定,以确保粉末活性炭和水能顺利地加入混合筒中及混合液能顺利地给出,混合筒上端需要开设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呼吸口,但是粉末活性炭在加入混合筒的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正是由于混合筒上端的呼吸口,容易使扬尘跑出混合筒,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不仅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粉末活性炭的浪费。于是有业者在这个呼吸口处装设了布袋除尘器,以减少粉尘污染,但效果欠佳而且还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投入成本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该装置可解决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污染,且装置投入和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包括若干封闭式的带搅拌装置的混合筒,相邻混合筒的上部间通过空气补偿管相连通,相邻混合筒的下部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至少一个混合筒的上端设有呼吸口,吸收槽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吸收槽上部连通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上设有给水阀,所述给水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水流通,呼吸管一端与所述呼吸口相连通,呼吸管另一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所述吸收槽底部连通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上设有放空阀,所述放空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中的液体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在高程上,所述吸收槽槽底与所述混合筒筒底间的相对高度存在限定关系,此限定关系足以防止所述混合筒在吸气时产生虹吸现象。
所述呼吸管的最高点与吸收槽的液位间存在纵向距离,此纵向距离足以保证吸收槽中的液体不被吸回混合筒中。
所述吸收槽分为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二竖直段一体相通,所述第一竖直段上端封闭,所述第二竖直段上端敞开,所述水平段和第一、二竖直段使所述吸收槽呈类U形,所述呼吸管另一端从第一竖直段上端伸入吸收槽内的液体中。
所述第一、二竖直段之一上稍高于所述水平段的部位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可阻断其所在管路内的液体流通。
优选的是所述呼吸口设有一个,且设于混合筒中位于最下游的一个混合筒上。
所述呼吸管上靠近呼吸口的部位连通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和呼吸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阻断其所在管路的呼气。这样止回阀使得吸气口只能吸气不能呼气,当呼吸口处于吸气状态时可从吸气口进气;当呼吸口处于呼气状态时由于止回阀的存在,吸气口不呼气,粉尘随空气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末活性炭自动湿式投加设备中混合筒的粉尘吸收装置通过呼吸口的呼气作用将粉尘随空气由呼吸口呼入呼吸管中,再由呼吸管进入吸收槽中,粉尘被吸收槽中的水吸收,洁净空气从呼吸槽中排出,被水吸收的这部分粉尘与水形成粉末活性炭与水的混合液,当混合液中粉末活性炭的浓度达到投加要求时,可打开放空阀,使混合液从放空管放出,并可投加至需要投加活性炭的工艺投加点,该装置在保留呼吸口的呼吸功能的同时,解决了混合筒在给料时所产生的粉尘污染,而且使收集的粉尘得到再利用,节约了粉末活性炭,又且装置投入和运行成本低、运行可靠、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深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