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人流吸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46331.3 | 申请日: | 200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亚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人流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用于人流手术的一次性使用人流吸引管。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的人流吸引管为一不锈钢或镀锌的一体中空管,其前部稍有弯曲,前端侧部开有一吸引口,后端外接橡胶管。这种人流吸引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多次重复使用,若消毒不严格,即易发生病人交叉感染;2、原无手柄部设计,手术时医生直接手持人流吸引管的后端操作,手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次性使用人流吸引管,避免交叉感染,增加操作手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人流吸引管,由塑料导管和塑料手柄连接构成,所述塑料导管前端侧部开设吸引口,其后端作为连接端;所述塑料手柄为中空管状,其前端为连接端口与塑料导管的连接端嵌套对接固定,而塑料手柄的后端上设置供连接软管的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在实施时,所述塑料手柄的的外形可为棱柱形,其外表面上设有手指拿捏凹部,以便进一步增加手握的手感;
2、上述方案在实施时,所述接头由多级中空圆锥台以大端朝前小端朝后,从前至后顺序同轴连接构成;各级圆锥台的大端直径较相邻前级圆锥台的大端直径小,但较相邻前级圆锥台的小端直径大,以此构成带倒刺环的锥形接头结构。接头采用了该结构使之与软管插接更加牢固,达到防脱效果。
3、上述方案在实施时,塑料导管和塑料手柄均采用PVC注塑而成。
4、上述方案在实施进,塑料导管连接端与塑料手柄的连接端口可嵌套后以粘结剂粘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塑料导管和塑料手柄组成,作为一次性使用品,避免了病人间的交叉感染,保证了使用的卫生性;
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塑料手柄,增加了手术时医生手握操纵的手感,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塑料手柄的接头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塑料导管;2、塑料手柄;3、吸引口;4、接头;5、手指拿捏凹部;6、圆锥台;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
一次性使用人流吸引管由塑料导管1和塑料手柄2连接构成,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塑料导管1前部稍具弯曲,且前端侧部开设吸引口3,其后端作为连接端;所述塑料手柄2为中空管状,其前端为连接端口与塑料导管1的连接端嵌套对接且以粘结剂粘合固定,而塑料手柄2的后端上设置供连接软管7的接头4。所述塑料手柄2的外形为四棱柱形,其外表四个侧面上各设有一手指拿捏凹部5。
参见附图2所述,所述接头4由多级(图示6级)中空圆锥台5以大端朝前小端朝后,从前至后顺序同轴连接构成;每一级圆锥台5的大端直径较相邻前级圆锥台5的大端直径小,但较相邻前级圆锥台5的小端直径大,以此构成带倒刺环的锥形接头结构,使用时可在其上方便地套接上软管7,达到良好的防脱、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PVC塑料材质,为一次性使用品,从而避免了病人间的交叉感染,保证了使用的卫生性,并且,手柄的设计也增加了手术时医生手握操纵的手感,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使用方便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亚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亚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