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筛皮带轮的防跳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6053.1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元明;任建军;周华为;孟振军;邵建中;孟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B07B1/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筛 皮带轮 防跳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轮,具体地说是一种振动筛被动皮带轮的防跳带结构。
背景技术
V型带传动因其带与带槽附着较好,当量摩擦系数较大及传动效率较高等原因,所以在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振动筛上普遍使用。但由于振动筛自身振动的特点致使皮带轮的对应振动。由于结构设计等原因,当主动轮与被动轮分离,被动轮位于筛本体时,被动轮的跳动会引起传动型V型带的跳动。常规设计的皮带轮槽口较浅,导致传动皮带工作时时常会掉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振动筛被动皮带轮的防跳带结构,以避免皮带轮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皮带掉落等现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皮带轮的周向边缘沿皮带轮的轴向均匀地设置数个梯形轮齿,在相邻两个梯形轮齿之间形成倒梯形带槽,其特征是:在梯形轮齿的齿顶部设置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在轮齿的齿顶部沿着皮带轮的径向向外延伸。
所述限位齿沿皮带轮轴向的两个端面相互平行。所述限位齿的高度为H,所述皮带轮的外径为d3,H与d3之比为:三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轮齿的齿顶部设置了具有一定高度的限位齿,在皮带轮与V型皮带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所述V型皮带从皮带轮的倒梯形带槽内跳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皮带轮的宽度为l1,在皮带轮2上设置环形的梯形轮齿5,在相邻两个梯形轮齿5间形成环形的倒梯形带槽4,所述倒梯形带槽4的基准宽度为bd,当V型皮带(严格地说应该是梯形皮带,因为,在行业中都习惯叫V型皮带,因此在本文中,也跟着叫V型皮带)的带型确定后,则倒梯形带槽4的宽度bd为定值,传动比确定则皮带轮的公称直径d2也为定值,倒梯形带槽4的夹角α也为定值,在倒梯形带槽4的外径d3确定后,倒梯形带槽4的基本尺寸就构建好了。为避免V型皮带从倒梯形带槽4内跳落,在梯形轮齿5的齿顶部设置限位齿1,所述限位齿1在梯形轮齿5的齿顶部沿着皮带轮2的径向向外延伸,延伸的高度为H。图中限位齿1的高度H即为对梯形轮齿5改型的一段。限位齿1的高度H可根据振动筛的振幅A的大小来确定。一般设定为H=2A。在传统的皮带轮中,当V型皮带绕在皮带轮2上作运动时,由于筛体的振动面导致限位齿1的外径d4在d4+A的范围内作振动.由于振动筛的振动频率较高,可达f≈17次/秒,加上主动皮带轮不振动,V型皮带在运动过程中高效率的跳动,导致V型皮带从倒梯形带槽4内脱落.本实用新型控制了限位齿1的高度H这一尺寸,H≈1/25d3,在V型皮带工作时长度一定,则V型皮带在Y方向的自由度加大,有效地避免了V型皮带从倒梯形带槽4内脱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计量箱通风照明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自动化检测的分线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