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6015.6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3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28F3/04;F28D1/03;F28F3/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翅式铝质 机油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机油冷却器按冷却单元结构类型不同可分为板翅式和管壳式两类,目前我国机油冷却器的结构形式以管壳式居多,但管壳式机油冷却器因本身的结构限制,为了达到必要的散热效果,其体积巨大,不符合现代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一般可达到1500~2000m2/m3,为管壳式机油冷却器的几十倍。
机油冷却器按材质类型不同可分为不锈钢和铝合金两类,目前我国机油冷却器以不锈钢材质为主。铝合金的散热性能是同体积的不锈钢十倍,重量更轻,所以铝合金材质的机油冷却器在达到相同的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比不锈钢材质的机油冷却器做的更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散热效果更好的机油冷却器来冷却机油,是发动机能更平稳的工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包括位于底部的法兰、位于顶部的顶盖板及位于法兰与顶盖板之间的若干块平行叠放的支撑板;其特征是:在相邻两块支撑板之间形成水道或油道,并且,所述水道与油道间隔设置;所述各层水道相互连通,所述各层油道相互连通,形成两路相互隔离的通道;在法兰上设置进油口及出油口,所述进油口经过所述油道与所述出油口连通;在顶盖板上设置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经过水道与所述出水管连通;在所述油道及水道内均放置翅片。
所述翅片上密布冲压形成的若干个拱形体,每个拱形体与翅片的底片间形成平行于底片的横向通道,在底片上对应于拱形体的部位形成因冲压拱形体留下的贯通孔。所述拱形体在翅片的长度方向以直线状排列成若干列;相邻两列拱形体在翅片的宽度方向上错位排列。
在所述翅片上对应于进水管、出水管、进油口及出油口的部位均设置翅片通孔。在法兰与最下面的支撑板之间设置底板。在顶板与最上面的支撑板之间设置上盖板。
在所述支撑板上对应于进水管、出水管、进油口及出油口的部位均设置凹陷部分,在所述凹陷部分上设置支撑板通孔。每两块支撑板之间利用所述凹陷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组支撑板;所述油道形成于每组支撑板内,所述水道形成于相邻两组支撑板之间。在每组支撑板中,一块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沿支撑板的平面方向延伸的手柄,另一块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沿垂直于支撑板的平面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并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用于定位所述手柄的凹槽,所述手柄嵌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支撑板的四周边缘设置向上向外延伸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同等体积下散热性能提升近十倍;2、采用了铝合金复合板,在铝合金板材正反两面涂有钎焊料的包覆层,使装配、焊接更加方便、可靠。该机油冷却器的结构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斜上方45度俯视图,发动机冷却水进水管流入,从出水管流出。
图2为水路剖面示意图,发动机冷却水从进水管流入后经过十个水层然后冲出水管流出。十个水层内有翅片,其增加散热面积作用,因图形复杂,不在此图中显示。
图3为斜下方45度仰视图,发动机机油从进油孔流入,从出油孔流出。
图4为油路剖面示意图,发动机机油从进油流入后经过九个水层然后冲出油流出。九个油层内有翅片,其增加散热面积作用,因图形复杂,不在此图中显示。
图5为翅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板翅式铝质机油冷却器,包括位于底部的法兰5、位于顶部的顶盖板2及位于法兰5与顶盖板2之间的若干块平行叠放的支撑板8;在相邻两块支撑板8之间形成水道9或油道10,并且,所述水道9与油道10间隔设置;所述各层水道9相互连通,所述各层油道10相互连通,形成两路相互隔离的通道;在法兰5上设置进油口14及出油口15,所述进油口14经过所述油道10与所述出油口15连通;在顶盖板2上设置进水管1与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1经过水道9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在所述油道10及水道9内均放置翅片19。工作时,冷却水经进水管1进入水道9内,经过各层水道9后,再经出水管3排出;高温油通过进油口14进入各层油道10内,再经出油口15排出。在冷却水与高温油经各自的通道流动的过程中,相互进行热交换,以便对高温油进行降温,利用位于水道9与油道10内的翅片19,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流体的热交换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调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反向喷嘴的水平定向穿越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