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鳍片式废气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6014.1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F28F3/02;F02M25/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鳍片式 废气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系统中使用的冷却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鳍片式废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柴油汽车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是降低尾气中NOX排放量的有效措施,国内外已广泛采用。EGR系统将一部分发动机废气经冷却器冷却后循环到发动机进气系统,达到降低废气中NOX的含量。目前该领域使用的冷却器大多数为不锈钢制管状冷却器为主,焊接点多,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鳍片式废气冷却器,以提高冷却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鳍片式废气冷却器,包括外壳、形成于外壳内的冷却剂室及位于冷却剂室内的废气盒,在外壳上设置冷却剂进口与冷却剂出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废气盒内设置若干鳍片,在所述鳍片间形成通道;并且,在废气盒的中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鳍片分隔成两组,使其中的一组鳍片间形成进气通道,另一组鳍片间形成出气通道;在密闭的废气盒的端部设置与进气通道连通的废气进口,以及与出气通道连通的废气出口。
所述废气盒包括位于下面的鳍片座与盖在鳍片座上的鳍片盖;在鳍片座的底板上设置若干下鳍片,在鳍片盖的盖板上设置若干上鳍片;所述隔板设置于底板上或盖板上。
所述鳍片座与所述鳍片盖相互连接在一起,使所述上鳍片与下鳍片均位于鳍片座与鳍片盖围成的空间内。在上鳍片与下鳍片连接在一起后,所述上鳍片位于所述下鳍片之间。
在鳍片座的开口端形成所述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鳍片座的另一端呈弧形;相应地,在鳍片盖上对应于鳍片座的弧形端也呈弧形。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敞开的开口,另一端为封闭的弧形,所述法兰形成于外壳的开口端。
所述冷却剂进口与冷却剂出口均形成于外壳上靠近法兰一端的上表面的边缘部位。在所述冷却剂进口上连接进口管,在所述冷却剂出口上连接出口管。在外壳上设置起安装作用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安装孔。
为提高冷却器传热功率,节约成本,本废气再循环系统中使用的冷却器采用传热系数是不锈钢材料10倍的铸铝材料,冷却器的形状为方形结构,冷却器内为多片鳍片铸成的废气通道,冷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轻冷却器的重量,这些部件必须放置在发动机的有限空间之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铸铝技术生产,传热性好,重量轻,成本低;②内部废气通道采用鳍片形状;③结构简单,焊接点少,安全可靠,密封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EGR冷却器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EGR冷却器的外壳示意图。
图3为图1中EGR冷却器下鳍片座透视图。
图4为图1中EGR冷却器上鳍片盖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鳍片式废气冷却器,包括外壳2、形成于外壳2内的冷却剂室6及位于冷却剂室6内的废气盒,在外壳2上设置冷却剂进口7与冷却剂出口8,在所述废气盒内设置若干鳍片15,在所述鳍片15间形成通道;并且,在废气盒的中间设置隔板10,所述隔板10将所述鳍片15分隔成两组,使其中的一组鳍片15间形成进气通道20,另一组鳍片15间形成出气通道11;在密闭的废气盒的端部设置与进气通道20连通的废气进口12,以及与出气通道20连通的废气出口19。工作时,废气经废气进口12进入进气通道20,再经出气通道20及废气出口19排出;同时,冷却剂经冷却剂进口7进入冷却剂室6内,沿着废气盒的外壁流动后,经冷却剂出口8排出。将废气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废气温度的目的。
为便于制造与安装,可以将所述废气盒设置成位于下面的鳍片座9与盖在鳍片座9上的鳍片盖16;在鳍片座10的底板14上设置若干下鳍片15,在鳍片盖16的盖板17上设置若干上鳍片18;所述隔板10可以设置于底板14上或盖板17上。
所述鳍片座9与所述鳍片盖16相互连接在一起,使所述上鳍片18与下鳍片15均位于鳍片座9与鳍片盖16围成的带有开口的密闭空间内,以免废气再废气盒内流动时外逸至废气盒外面的冷却剂室6内。
在上鳍片18与下鳍片15连接在一起后,所述上鳍片18位于所述下鳍片15之间,以扩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当废气盒采用鳍片座9与鳍片盖16相互连接的形式后,可以在鳍片座9的开口端形成所述废气进口12与废气出口19;鳍片座9的另一端呈弧形;相应地,在鳍片盖16上对应于鳍片座9的弧形端也呈弧形。所述弧形均与外壳端部的弧形吻合,这种弧形结构形成的弧形通道可以减少废气流动时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双翼汽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6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嗲排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食用菌复合型营养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