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线圈用角环以及具有角环的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600.4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侯强;庄菊庆;李珍;徐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东芝舒电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4 | 分类号: | H01F27/3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线圈 用角环 以及 有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用角环,特别是一种可增加线圈端部线饼电气强度的变压器线圈用角环。
背景技术
随着变压器制造技术和绝缘材料的进步,现行的变压器绝缘设计中主绝缘空道通常选用得较小,而高电压产品线圈端部内、外边缘是绝缘较薄弱处,原因如下:1)此处存在尖角,导致电气形状不好,容易放电;2)由于尖角的存在,器身压装时此处绝缘易破损;3)线圈端部是耐压试验和入波试验直接作用点。因此此处主绝缘发生油隙击穿或沿面放电的机率很大,很有必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在的变压器高压线圈端部线饼绝缘较薄弱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用L型瓦楞式小角环,配合高压线圈上端其它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线圈用的角环,其中该角环为瓦楞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其他技术方案:
该角环形状为L形。
该角环为绝缘纸材料。
一种含有该角环的变压器,其中该变压器包括绝缘筒、端部油道垫块、以及线圈首、末端线饼,其中角环位于线圈首、末端线饼的内、外两侧中的至少一侧。
其进一步包括一耐热皱纹纸,其将该角环固定到线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变压器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线圈用L型瓦楞式小角环,一方面改善线圈端部电场分布,同时增加了线圈沿面爬电距离,另一方面加强端部绝缘保护,可有效提高高压线圈对地(对低压线圈)起始放电电压,增强产品绝缘电气强度,从而确保产品能长期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极低,制造、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压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压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筒,2.角环,3.端部油道垫块,4.线圈首、末端线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用角环,该角环为瓦楞结构,形状为L形。加工过程如下:先将0.5mm 100/00绝缘纸板按要求压制成小瓦楞结构,再用工装把已成型的小瓦楞结构纸板,按要求弯折成L型,另外L型瓦楞式小角环长度L,由放置处的线圈周长决定,但必须保证其不小于60mm的搭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含有该角环的变压器,其中该变压器包括绝缘筒1、端部油道垫块3、以及线圈首、末端线饼4,其中角环2位于线圈首、末端线饼4的内、外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环应用于变压器的第一实施例,其中角环2被放置在线圈首、末端线饼4的外侧,每处放置有两个叠加在一起的角环2,而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环应用于变压器的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角环2被放置在线圈首、末端线饼4的内侧,每处也放置有两个叠加在一起的角环2。在绝缘筒1上绕制线圈时,当绕制到需要放置角环2处,把角环2附在线上,用耐热皱纹纸(未图示)将其和线缠绕紧固,然后随线一起绕制。角环的长度可以搭接,其最小搭接尺寸为60mm。当线圈绕制完毕,在线圈的首、末端放置与角环2匹配的端部油道垫块3,使得角环2位于端部油道垫块3和线圈首、末端线饼4之间。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线圈用L型瓦楞式小角环,一方面改善线圈端部电场分布,同时增加了线圈沿面爬电距离,另一方面加强端部绝缘保护,可有效提高高压线圈对地(对低压线圈)起始放电电压,增强产品绝缘电气强度,从而确保产品能长期安全运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东芝舒电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东芝舒电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