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双十字万向联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45501.6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凌卫亚;吴幼华;姚明珠;徐杰;王森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D3/22 | 分类号: | F16D3/2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 地址: | 21408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十字 万向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特别是一种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
背景技术
用于船舶半浸桨传动装置的桨轴和输入轴分别安装在球体和球座上,通过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连接,半浸桨传动装置的桨轴和输入轴围绕球关节的中心可以完成上下、左右的摆动,调节螺旋桨的浸深和舵向转动,达到操控船舶的目的。现有的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轴向尺寸较长,受球体内部空间的限制,无法安装于半浸桨装置的球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申请人针对上述万向联轴器轴向距离较大的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紧凑型双十字万向联轴器,轴向尺寸紧凑,可以将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安装于半浸桨装置的球体内,可以满足传递扭矩的要求,并且有一定的扭矩储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紧凑型双十字万向联轴器,包括双叉输入轴套以及双叉输出轴套,所述双叉输入轴套以及双叉输出轴套的叉头上分别开有叉头孔,第一个十字节的一对轴头分别装置在输入轴套的叉头孔中,第二个十字节的一对轴头分别装置在输出轴套的叉头孔中;所述第一个十字节与第二个十字节各自的另外一对轴头分别插入连接板的上板及下板上的轴头孔中,连接板由筋板连接上板及下板构成,所述筋板的两侧分别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范围是12℃-15℃。进一步地,所述的输入轴套和输出轴套的双叉头端部的外侧面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范围是75℃-7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由筋板连接上板及下板构成,所述筋板的两侧分别设计有倒角,输入轴套和输出轴套的双叉头端部的外侧面也设计有倒角,当通过十字节连接的输入轴套及输出轴套呈一定角度摆动时,与中间连接板的筋板以及上板、下板不会发生干涉,如此双叉输入轴套以及双叉输出轴套的叉头上分别开有的叉头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即连接板的上板及下板上分别插入两十字节的轴头孔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即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轴向尺寸可以缩短,如此使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的结构变得很紧凑,可以将双十字节万向联轴器安装于半浸桨装置的球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沿图2A-A方向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沿图1B-B方向局部剖视;
图3为中间连接板主视剖视图,局部剖视;
图4为中间连接板俯视剖视图;
图5为输入轴套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叉输入轴套1以及双叉输出轴套5,双叉输入轴套1以及双叉输出轴套5的双叉上分别开有叉头孔,十字节2的一对轴头装置在输入轴套1的叉头孔里,另一个十字节4的一对轴头装置在输出轴套5的叉头孔里,输入轴套1和输出轴套5内带有花键;十字节2与十字节4各自的另外一对轴头分别插入连接板3的上板6及下板9中的轴头孔中,见图3、图4,连接板3由筋板7连接上板6及下板9构成,筋板7的两侧分别有倒角8,倒角8的角度范围是12℃-15℃。见图5,输入轴套1和输出轴套5的双叉头端部的外侧面分别有倒角10,倒角10的角度范围是75℃-78℃。上述十字节2以及十字节4选用已有技术中标准结构的十字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船舶半浸桨传动装置的桨轴和输入轴分别安装在球体和球座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围绕球关节的中心可以完成上下、左右的摆动,调节螺旋桨的浸深和舵向转动,达到操控船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