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型回转支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185.2 | 申请日: | 200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忠全;关兆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2 | 分类号: | F16C19/12;F16C33/58;F16C33/66;F16C33/37;F16C3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型回转支承,主要应用于轻工机械中的包装机械、灌装机、流水生产线等回转部位。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回转支承行业所生产的回转支承的结构都是内外滚圈用矩形截面环件加工而成,轴向高度和径向厚度都很大。因此要消耗大量的贵重钢材,这种回转支承一般承载能和比较大,大都用在工程机械上。而对于荷载小而回转以要求灵活,自重要轻的轻工机械,现有的回转支承就不能满足要求。为此,我们就设计了轻系列L型回转支承,就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克服普通回转支承的自重大,转动不太轻便,原材料消耗大等问题,提供一种L型回转支承。该种L型回转支承能降低自重,减少材料消耗,转动非常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回转支承,由外滚圈、内滚圈、加油杯、钢球、密封带、隔离块、堵塞和锥度销组成。其特征是:内滚圈与外滚圈截面为L型。在外滚圈的下端面装有加油杯,内滚圈和外滚圈之间装有钢球并联接成一体,内滚圈和外滚圈并通过钢球而相互转动。在每两钢球之间装入一个隔离块,钢球和隔离块是通过堵塞孔装入,在堵塞上装有锥度销。上、下密封圈分别装在内、外滚圈的密封沟内。
其中,内滚圈与外滚圈之间的间隙是普通回转支承间隙的1.5倍。在每两钢球之间装入一隔离块,能避免钢球之间产生摩擦。加油杯主要作用是向回转支承滚道内加注润滑脂。上、下密封带分别装在内、外滚圈的密封沟内,主要起防止灰尘进入滚道内,同时防止润滑脂外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降低自重,减少材料消耗,转动非常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滚圈,2.加油杯,3.钢球,4.密封带,5.内滚圈,6.隔离块,7.堵塞,8.锥度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滚圈1,内滚圈5,加油杯2,钢球3,密封带4,隔离块6,堵塞7,和锥度销8。内滚圈5与外滚圈1截面为L型。内滚圈5与外滚圈1之间的间隙应是普通回转支承间隙的1.5倍。内滚圈5和外滚圈1之间通过装填的钢球3而联接成一体,内滚圈5和外滚圈1并通过钢球3而相互转动。并且在每两钢球3之间装入一隔离块6,以避免钢球3之间产生摩擦。钢球3和隔离块6是通从堵塞孔装入。待钢球3和隔离块6装好后,用堵塞7将堵塞孔塞上,并用锥度销8销住。加油杯2装在外滚圈的下端面上,主要作用是向回转支承滚道内加注润滑脂。上、下密封带4分别装在内滚圈5、外滚圈1的密封沟内,主要起防止灰尘进入滚道内,同时防止润滑脂外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