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磁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5171.0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6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C02F1/4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艳 |
地址: | 215537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磁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磁场能量对流体进行磁化处理的流体磁化器。
背景技术
由于流体在磁化后可使表面张力降低、溶解度增加等,即能使流体的各项指标更佳,因此流体磁化器在市场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太阳能热水器、马桶等水暖系统中,通过磁化器的磁化可实现较好的除垢、防垢、以及防止管道和设备腐蚀的效果,再加上磁化处理不会产生污染、无公害发生,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已有技术中的流体磁化器结构如图3所示,它是在一中空的管套6内设置一段经包覆后的磁体7,在管套6的两端分别螺接具有内/外螺纹的管接头8。在使用中通过管套6内的磁体7使流体(如水)具有磁性,从而使滋生在水管上的水垢自然脱落,减少耗能,延长管道和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在上述公知技术中,由于使用的磁体普遍比较短且磁力比较弱,因此造成了流体流经磁化器时磁化时间比较短,磁化效果不够理想;此外,管接头8与管套6之间采用分离式联结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引起流体泄露事故,从而缩短了磁化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磁化效果好、能有效防止泄露事故的流体磁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流体磁化器,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一对导流柱塞3、磁铁管4和永磁铁5,所述的永磁铁5具有二块或二块以上,呈圆柱体,置于所述中空的磁铁管4内,所述的一对导流柱塞3安装在磁铁管4左右两侧的开口端41上,在每一导流柱塞3上分别形成有导流头32和用于与开口端41插配的定位柱31,在导流头32的外圆周上间设有支撑脚321,相邻的支撑脚321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流体流过的导流槽322,所述的磁铁管4和一对导流柱塞3置于所述内套管2的导流腔21中,所述的外套管1挤包在所述的内套管2外,在外套管1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套管2为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磁铁管4为不锈钢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套管1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经挤塑成形,其上的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12随外套管1挤塑成形时一体成形于外套管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管接头11和第二管接头1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管道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优点之一、由于改进了内部磁铁的结构,使得磁化器的磁力加强,流体经过时间加长,从而使得磁化效果更好;优点之二、管接头与管套一体制作,能有效避免流体的泄露事故,有效延长磁化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已有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套、11.第一管接头、12.第二管接头;2.内管套、21.导流腔;3.导流柱塞、31.定位柱、32.导流头、321.支撑脚、322.导流槽;4.磁铁管、41.开口端;5.永磁铁;6.管套;7.磁体;8.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使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更加体现,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5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电缆出线罩
- 下一篇:海上石油平台无卤低烟阻燃耐火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