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淬火槽集烟排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4281.5 | 申请日: | 2009-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湛宪宪;吴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1/58 |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朱建国;邵鋆 |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槽集烟排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设备,具体是淬火油槽集烟、排烟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工件加热后到淬火过程中的自动抓吊和转移时,高温工件对生产环境工件加热后到淬火过程中的自动抓吊和转移时高温工件对生产环境污染是显而易见的,所产生的热量、有害气体弥漫在工作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把油、烟和热收集在特定的装置内,同时在淬火处理过程中将油烟通过管道,经过滤后排放,改善生产、大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集烟装置,它包括了集烟罩、集烟筒、自动夹钳、升降导轮和导轨、上、下定位装置,集烟筒壁上装有上、下定位装置、导轨,集烟筒内还放有安装升降导轮的集烟罩和自动夹钳。自动夹钳钢绳穿过集烟罩中心孔,集烟罩放入集烟桶内,集烟罩上的导轮与升降导轨吻合,上定位装置固定。
排烟装置在淬火油槽边,含有集烟筒承放平台,集烟筒承放平台下方连接排烟管道,排烟管道中间串联的还有排烟风机、过滤器。
在淬火油槽边有供应氮气的氮气管路。
本装置移动至加热炉处,集烟罩内配置的自动夹钳随行车吊钩下降,自动抓取工件,集烟罩随自动夹钳上升致上位固定处,炽热的工件全部载入集烟筒内,避免了工件转移时对生产环境的影响。工件转移至淬火槽上方时,集烟罩、工件和集烟筒同时下降,当集烟筒降至淬火槽口面板时,氮气打开,在淬火槽油面上和集烟筒内充盈氮气,以避免工件入油时产生的油蒸汽的着火燃烧。排烟系统启动,集烟罩和工件继续下降,工件入油槽淬火产生的大量油烟经排风机及管道被排出厂房外。集油罩到达下定位位置时不再继续下降,工件下降到淬火槽内底部承料台时,夹钳自动打开。数十分钟后,集烟罩和集烟筒即可吊移。工件淬火结束后,采用已卸去集烟筒的集烟罩自动夹钳去吊取工件。排出厂房外的油烟经过滤器过滤后,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解决了工件加热后到淬火过程中的自动抓吊和转移时高温工件对生产环境影响问题。避免了工件热处理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烟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工件热处理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烟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热处理淬火油槽集烟、排烟装置机构原理图
图2、热处理淬火油槽集烟、排烟装置工件在油槽内排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集烟装置中的集烟筒(6)的壁上装有导轨(4)、上定位装置(2)、下定位装置(8)、集烟筒(6)内还放有安装升降导轮(3)的集烟罩(1)和自动夹钳(5)。在吊装工件(7)时,自动夹钳(5)钢绳穿过集烟罩(1)中心孔将集烟罩(1)放入集烟桶(6)内,集烟罩(1)上的导轮(3)与升降导轨(4)吻合,上定位装置(2)固定。移动至加热炉处,集烟罩(1)内配置的自动夹钳(5)随行车吊钩下降,自动抓取工件(7),集烟罩(1)随自动夹钳(5)上升致上位固定处,炽热的工件(7)全部载入集烟筒(6)内,避免了工件(7)转移时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排烟装置,它包括了氮气阻火、排烟、过滤等装置。
在淬火油槽(14)边有氮气管路(10)、集烟筒承放平台(9),与集烟筒承放平台(9)连接的排烟管道(11),与排烟管道(11)连接的还有排烟风机(12)、过滤器(13)。工件转移至淬火槽上方时,集烟罩(1)、工件(7)和集烟筒(6)同时下降,当集烟筒(6)降至淬火槽口集烟筒承放平台(9)时,氮气打开,在淬火槽(14)油面上和集烟筒(6)内充盈氮气,以避免工件(7)入油时产生的油蒸汽的着火燃烧。排烟系统启动,集烟罩(1)和工件(7)继续下降,工件(7)入油槽(14)淬火产生的大量油烟经排风机(12)及管道(11)被排出厂房外。集油罩(1)到达下定位位置时不再继续下降,工件(7)下降到淬火槽(14)内底部承料台(15)时,夹钳(5)自动打开。数十分钟后,集烟罩(1)和集烟筒(6)即可吊移。工件(7)淬火结束后,采用已卸去集烟筒(6)的集烟罩(1)自动夹钳去吊取工件(7)。排出厂房外的油烟经过滤器(13)过滤后,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