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光纤二次套塑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4266.0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炎;石明;沈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04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光纤 二次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制造装置,特别是一种光纤的二次套塑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二次套塑是通信光缆制造中最关键的工序。在此工序中最主要的工艺控制是要保证达到光纤在束管中一定的余长。在目前通用的二次套塑工艺中,光纤在束管中PBT的余长形成的机理是通过热松弛来实现的。通常的二次套塑生产线的结构速度可达到400~500m/min,但其工作速度祗限于180~200m/min。其原因分析如下:PBT管的结晶过程主要是在热水槽和余长牵引轮水浴区进行的,通常在二次套塑完成后,PBT管还不能充分结晶达到其结晶平衡度,因而在二次套塑束管制成后一段时间内,PBT束管还会继续缓慢地结晶,最终达到其结晶平衡度,因为结晶度愈高,体积愈小,这就造成PBT束管的挤塑后收缩(PostExtrusion Shrinkage),从而使束管在长度方向进一步缩短,光纤在束管中的余长增加,光纤余长不稳定。如果将生产速度提高,PBT管在热水区仃留的时间则相应减少,其结晶度也愈低,当工作速度超过180~200m/min时,PBT管的结晶度过低,PBT管变得透明,甚至无法成型,因而,常规二次套塑生产线生产速度受到限制,只能在180~200m/min,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装置,使PBT束管得到充分结晶,从而避免光纤PBT束管的挤塑后收缩,保持束管中光纤余长的稳定,并能大大提高光纤二次套塑的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挤塑机、热水槽、余长牵引轮、余长牵引轮热水箱、冷水槽、主牵引轮、主牵引轮张力控制器、收线盘,收线盘张力控制器,所述余长牵引轮至少为双轮式,其中一轮为驱动轮,一轮为分线轮。
优选的,所述热水槽长度为8~10m。
优选的,所述冷水槽为恒温冷水槽,长度为12~16m。
优选的,所述主牵引轮为压带式轮式主牵引轮。
优选的,所述收线盘为双盘自动切换收线盘。
优选的,所述余长牵引轮双轮直径均为600mm,所述主牵引轮直径为600mm,所述收线盘直径均为800mm。
优选的,所述的热水槽与余长牵引轮热水箱的温度分别采用温控装置控制。
本实施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热水槽温度可单独控制,其温度可设置较低(30~35℃),加之水槽长度较长,能使PBT束管在通过热水槽的短时间内就能定型;采用双轮余长牵引并多圈缠绕,独立温控的余长牵引轮热水箱可将温度设置为50~60℃,使PBT束管在此阶段内可在高于PBT的玻璃化温(40~45℃)下有较长停留时间,从而能加速结晶速度,提高结晶度,基本避免了PBT束管的挤塑后收缩,保持束管中光纤余长的稳定。
且由于PBT束管在热水区停留时间明显增长,在大大提高光纤二次套塑的加工速度时,仍能得到结晶好、挤塑后收缩小的光纤束管,生产速度可提高到280~300m/min,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4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粘性玻璃丝包双层漆膜变频漆包铜包铝扁线
- 下一篇:叠加凹凸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