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助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3994.X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林;张志英;郑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 拖板 导轨 接触 助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助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床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重型化、大型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对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证精度和寿命的根源是保证拖板与导轨之间接触面足够大,一般需达到80%以上,这样才能既满足精度要求,又减轻导轨面负荷,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检测拖板与导轨之间接触面的实际情况,通用的检测方法是在拖板与导轨上涂抹红丹,再通过人工推动拖板在导轨上运动,之后取下托板观察其接触面红丹的痕迹,就可以知晓拖板与导轨的接触情况,再对托板面进行刮削找平,但是由于拖板很重,通过人工推动的方式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的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助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角铁、过渡杆、导向块、动力杆和推杆,所述角铁固定在机床导轨端面上,推杆铰接在角铁上;过渡杆一端铰接在推杆上,另一端与动力杆一端铰接,导向块设在机床导轨上部且与导轨面平行,动力杆穿过导向块上的导向槽并连接拖板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动力杆与拖板的连接位置最好位于拖板侧面中心。而动力杆与过渡块之间的左右配合间隙为0.5-1mm。
通过对本技术方案进行力学分析可知,过渡杆和动力杆都是二力杆,力的方向是沿着杆的方向,这样更贴近数控机床的真实运动情况,避免出现接触点的假象。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更换角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节约了大量的材料,特别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机床的精度,节约了大量的机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助推装置,主要包括角铁1、过渡杆2、导向块3、动力杆4、推杆5。其中角铁1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轨端面的工艺孔中,推杆5铰接在角铁1上;过渡杆2一端铰接在推杆5上,另一端与动力杆4一端铰接,导向块3设在机床导轨6上部且与导轨面平行,动力杆4穿过导向块3上的导向槽并连接拖板7侧面中心,动力杆4与导向块3之间的左右配合间隙为0.5-1mm。
当操作人员推动推杆5,使得过渡杆2做平面运动,过渡杆2运动使得动力杆4运动,即推动拖板7在导轨6上滑动,由于拖板7与导轨6上涂抹了红丹,就可以检查拖板7与导轨6的接触情况,如不符合要求的,把拖板再拿下来人工刮削,最终可以达到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积超过80%的要求。而且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更换角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节约了大量的材料,特别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机床的精度,节约了大量的机床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拖板与导轨接触点的助推装置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调压装置
- 下一篇:热敏电阻控制烟道堵塞的燃气具





